圣君羔雁远相求,去去榆关迫盛秋。
应念霜寒履中野,定分月色照鄜州。
画江谋拙难言智,出塞诗豪不惹愁。
却笑缚轮观井者,一生过计更私忧。

【注释】

圣君:指皇帝。羔雁:古代朝贡用的羊、雁。远相求:表示远方来求取。榆关:山海关,在今河北山海关附近。迫盛秋:逼近深秋。应念:该想念的。霜寒:天气寒冷。履(lǚ)中野:穿着鞋子在野外行走。定分:肯定能分到。月色:月光。照鄜州:照着鄜州(州名,治所在今陕西富县)。画江:比喻用计谋。谋拙:策略不高明。难言智:难以说清其智慧。出塞:赴边关,即出征。诗豪:指诗人。不惹愁:不会引起忧愁。却笑:反语,实际上是讥讽他可笑。缚轮:被车轮所束缚。观井:观察井中影子。过计:过分的打算。私忧:自己的担忧。

【赏析】

本诗是作者为朋友方蒙中送行的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写朋友赴边的艰辛,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全诗情感真挚,风格雄健,语言朴实无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首句“圣君羔雁远相求”,以“圣君”二字起兴,点明送别的原因。“圣君”指皇帝,这里暗含着对方蒙中有深厚的政治信任之意。接着以“羔雁”喻指友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去去榆关迫盛秋”,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诗人站在山海关外,目送着友人踏上征途,心中充满了不舍之情。这一句既写出了送别的地点,也渲染出了送别时的氛围。

接下来两句,诗人转而表达自己的情感。“应念霜寒履中野,定分月色照鄜州”,意思是说,你在外艰苦备尝,我在家中时刻惦念。“定分”二字,既表明了自己与友人的关系亲密无间,又表现出自己对友人安危的关切之情。“月色”二字,则暗示了送别之时正是深秋时节,月光如水,洒在大地之上,显得格外凄美。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友人赴边的情形。“画江谋拙难言智,出塞诗豪不惹愁”,意思是说,虽然我的计策不够高明,但却是为了你的安全着想;而你的诗才出众,自然不会因离别而忧愁。这里,诗人以“画江”和“出塞”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对自己和对方的期许。

最后两句“却笑缚轮观井者,一生过计更私忧”,“却笑”一词,既是反语,也是讥讽的意思。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双关语,既表达了对那些过于计较名利的人的讽刺,又揭示了自己内心的忧虑。“一生过计更私忧”,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之词,希望好友能够放下私心杂念,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整首诗情感真挚,风格雄健,语言朴实无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