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至中山不可加,直将幽澹扫秾华。
宁依处士坟前竹,不爱都人担上花。
老子骚魂常住世,郎君吟笔又名家。
遥知丈室无天女,纸帐香篝瘦影斜。
【注释】
诸人:诸位。颇有和余百梅诗者:许多人都和王百梅的诗。各赋一首:每个人都写了一首诗。中山:指中山公,名瓒,字伯通,明太祖朱元璋的女婿。他为人耿直,有节操。不可加:无法增添。幽澹:淡远。秾华:繁花。处士:旧时隐居不做官的人。竹:指竹子。都人:京城里的官员。担上花:挑着花去卖。老子骚魂常住世:我的诗魂永远留在人间。郎君:对男子的美称。吟笔:写诗。名家:有名的诗人。丈室:岳父家。天女:仙女。瘦影斜:瘦弱的身影斜斜地映在香炉中。
【赏析】
这首诗是王百梅与同僚们相互唱酬之作,其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以及对于自然之美、隐逸生活的喜爱。
开头两句“诸人颇有和余百梅诗者各赋一首”,点明了这次聚会的目的——即创作诗歌。接着,诗人以“诗至中山不可加”开篇,表明他的诗作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无需再加以修饰。然后,“直将幽澹扫秾华”,诗人以“直”字形容自己的诗风,既坦率又直接,没有任何矫揉造作。同时,他也用“扫”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自己诗风的特点——如同扫清了一切繁花一样,展现出了自然的真谛。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继续抒发自己的情感。“宁依处士坟前竹”,这里引用了古人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愿意像古代贤者一样,坚守清贫,不与世俗争高下的决心。而“不爱都人担上花”,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
最后两句“老子骚魂常住世,郎君吟笔又名家”,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评价和期望。他认为自己的诗魂永远留在了世间,同时也希望自己的诗作能够流传千古,被人传颂。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