砾裂扫空凡例说,精微勘破后先天。
遥知长麈升高座,惜未巍冠列细毡。
秦火安能燔六籍,汉儒浪自费三年。
自惭不是韩宣子,获见春秋易象全。

诗名:《题吕广文春秋易传大圭》

砾裂扫空凡例说,精微勘破后先天。 遥知长麈升高座,惜未巍冠列细毡。 秦火安能燔六籍,汉儒浪自费三年。 自惭不是韩宣子,获见春秋易象全。

注释:

  • 砾裂:比喻破碎、瓦解。
  • 扫空:彻底清除或打破常规。
  • 凡例:指一般的规则或惯例。
  • 勘破:深刻领悟。
  • 后先天:与“先天”相对,指后来的学问。
  • 长麈(zhú):高士,古代对有德之人的尊称。
  • 巍冠:指高官显爵。
  • 细毡:精美的地毯。
  • 秦火: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指的是烧毁经典书籍的行为。
  • 汉儒:汉朝的学者。
  • 韩宣子:春秋时期的著名学者韩宣子,此处用以自谦。

赏析:
刘克庄在这首诗中,通过精炼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学术研究的深刻理解和对历史传统的珍视。首句“砾裂扫空凡例说”形象地描绘了他对传统学术观点的质疑与突破,显示出一种不满足于现状、追求创新的精神。接下来的诗句中,“遥知长麈升高座”,则反映了他在学术上追求卓越的愿景,但遗憾未能亲自体验其成就。结尾处,“自惭不是韩宣子,获见春秋易象全”体现了他虽不能直接参与古代智慧的传承,却因自己的研究而间接见证了春秋易学的整体风貌,这种情感的表达充满了对知识传承者的敬意与自我定位的反思。

评析:
刘克庄的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他深刻的学术洞察力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宋代学术文化的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通过对《春秋易传大圭》的解读,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传统知识的尊重以及对现代学术研究态度的反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