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遗墨六亲悲,台下黄瓜摘渐稀。
用北辰阡殊不乱,似南柯梦复疑非。
向来岂有葡萄博,末后元无薏苡归。
七十残骸双秃鬓,可堪原上泪频挥。
《惠州弟哀诗二首》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这两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离乡背井、生活困顿的悲苦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两张遗墨六亲悲”:描述了作者因为失去亲人而感到悲伤,这可能与他在惠州的生活状态有关,他可能在思念家人的同时,也在怀念过去的生活。
“台下黄瓜摘渐稀”:可能是指作者在惠州生活的艰辛,如同摘下的黄瓜越来越稀少,象征着生活的不易和贫困。
“用北辰阡殊不乱”:表达了一种对现实和理想的困惑,即现实中的情况与自己追求的理想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似南柯梦复疑非”: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困惑,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虚幻,就像一场南柯梦一样,难以捉摸。
“向来岂有葡萄博”:可能指的是过去的生活丰富多彩,而现在却显得贫瘠。
“末后元无薏苡归”: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如同没有薏苡(一种古代植物)能回到故乡。
“七十残骸双秃鬓”:描绘了年老体衰的情景,可能反映了诗人对自身状况的无奈和感慨。
“可堪原上泪频挥”:以泪洗面,表达了深深的忧伤和不舍。
刘克庄的《惠州弟哀诗二首》不仅是对个人遭遇的叙述,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通过对两首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困境及其文学创作的深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