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世相传逢掖衣,如今结果亦随时。
二三子遂舍瑟作,七十翁方扶杖嬉。
野老忧晴妨宝穑,社人怕雨湿灵旗。
遥知铃阁无歌管,一点青灯照董帷。
家世相传逢掖衣,如今结果亦随时。
二三子遂舍瑟作,七十翁方扶杖嬉。
注释:家谱上写着世代相传的官服,但如今我的结果却随时代而变化。儿子们放下琴瑟,开始嬉戏,而我这个老人则拿起拐杖,在院子里游玩。
野老忧晴妨宝穑,社人怕雨湿灵旗。
注释:田野里的老人担心晴天会妨碍庄稼的生长,社祭的人害怕雨水会使神坛的旗帜沾湿。
遥知铃阁无歌管,一点青灯照董帷。
注释:远远地知道铃阁里没有歌声和乐曲,一盏青灯照亮了董氏的帷帐。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情趣的诗。首联“家世相传逢掖衣,如今结果亦随时”,写自己家世世代代都是做官,但到了自己这里,却是不再追求仕途,而是选择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颔联“二三子遂舍瑟作,七十翁方扶杖嬉”则是对这种生活的生动描绘。这里,诗人以儿女戏耍为乐的情景来反衬自己年迈体弱、不能像他们那样自由自在地玩耍,反而只能拄着拐杖在院子里游玩。颈联“野老忧晴妨宝穑,社人怕雨湿灵旗”进一步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这里的“宝穑”、“灵旗”都是指农作物,而“晴”“雨”则是自然天气,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尾联“遥知铃阁无歌管,一点青灯照董帷”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欣赏那一盏青灯下董氏的帷帐,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宁静和满足。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田园生活的美好与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