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相师今画师,依然红颊映霜髭。
懒为阅世青白眼,写出无声水墨诗。
胸次九流人物镜,笔端三友岁寒枝。
刺桐城里多豪贵,绝艺何忧不见知。

赠林信夫

昔日相师今画师,依然红颊映霜髭。

懒为阅世青白眼,写出无声水墨诗。

胸次九流人物镜,笔端三友岁寒枝。

刺桐城里多豪贵,绝艺何忧不见知。

【注释】

  • 昔日相师今画师: 昔日作为朋友的导师/老师现在却成了画家。
  • 依然红颊映霜髭: 尽管年纪已高,但面容依旧红润,双鬓斑白。
  • 懒为阅世青白眼: 懒得去关注世间的是非黑白,保持自己的清白和客观。
  • 写出无声水墨诗: 通过无言的水墨来表达诗意,不依赖语言的直接表达。
  • 胸次九流人物镜: 内心像一面镜子,反映出各种社会人物的百态。
  • 笔端三友岁寒枝: 笔锋之下描绘的三个朋友(或三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像冬天里的松树一样挺拔。
  • 刺桐城里多豪贵: 刺桐城是一个富丽堂皇的城市,有很多富有的人。
  • 绝艺何忧不见知: 即使拥有非凡的技艺也不必担忧别人不了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言志之作,通过描绘一幅画中的山水人物来寓意诗人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

首句“昔日相师今画师”,意味着诗人在年轻时曾是别人的导师,但现在自己成为了一名画家。这里既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又反映了诗人由外向内、从人到艺的转变。

第二句“依然红颊映霜髭”,描绘了诗人虽然年迈但依然保持着青春的容颜和坚韧的精神。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执着,也反映了他面对生活的态度——无论年龄多大,都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第三句“懒为阅世青白眼”,表明了诗人不愿意被世俗的眼光所左右,保持自己的清高和客观。这是诗人对自己艺术道路的一种坚持。

第四句“写出无声水墨诗”,则是诗人艺术表达的一种方式——用无声的水墨来传达诗意,而非依靠言语。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即真正的艺术无需华丽的言辞,而是通过简洁而深刻的手法传达深远的意义。

最后一句“胸次九流人物镜,笔端三友岁寒枝”,通过比喻,将画家的内心比作一面反映各种人物形象的镜子,而其笔下的线条则象征着三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岁月的变迁中依然挺立不倒的岁寒之友。这反映了诗人对艺术多样性和永恒价值的认同,以及对自己作品风格的自信。

整首诗通过对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艺术的追求以及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处理。诗人以绘画为载体,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其中,展现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