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书作睡媒,夜窗危坐乱书堆。
甫从安乐窝移去,又向华胥国遣回。
转枕易如炊斗黍,据梧听彻奏□□。
□□□□东方白,仍取残编更阖开。
【注释】
“不寐二首”:诗题。“不寐”指失眠或睡不着,这里指作者因夜读而难以入睡。
凭书作睡媒:借读书作为安眠的寄托。“作睡媒”即做催眠剂,以助睡眠。
夜窗危坐:夜深时仍端坐于窗前。“危坐”指端正地坐着,形容专心致志,苦思冥想的样子。
乱书堆:堆积如山的书籍。“乱”是杂乱无章的意思。
安乐窝:喻指舒适的家或舒适的环境。“安乐窝”在这里指自己舒适的书房。“徒”是空的意思。“又向华胥国遣回”意即从舒适的地方又回到了艰苦的环境。“华胥国”指传说中的理想国,据说是古代贤人伏羲氏所居之地。
转枕易如炊斗黍:把枕头转动一下,像蒸饭一样容易。“炊”同“吹”,都是吹的意思。“斗黍”是古代量器,一斗等于十升。“易如炊斗黍”意为转动枕头很容易。“易”是容易的意思。“据梧听彻奏□□”:坐在梧桐树下聆听着音乐。“据梧”是倚靠梧桐树。“奏□□”指音乐演奏。
东方白:“东方”指日出方向,即天亮时。“白”为太阳初升之意。“东方白”即天明之时。“东方白”是说黎明时分起床,天已经亮了。
仍取残编更阖开:仍然拿起残缺不全的书继续阅读。“残编”指残缺不全的书。这里的残编可能指的是《春秋》。“阖开”即合上和打开书的动作。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深夜灯下苦苦攻读的情景。首句写他借读书来帮助入眠,次句描写诗人苦思冥想,无法入睡的神态,三、四句写诗人终于困倦入睡,五、六句写诗人半夜醒来,重新拿起残缺不全的书阅读,最后两句写诗人天明起床后,仍坚持读书。整首诗语言朴素,风格平实自然,表现了诗人对学习的热爱及勤奋好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