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身顾影世滔滔,叹息斯人振古豪。
中垒老犹献封事,三闾去尚作离骚。
无金可遗贫如故,加璧难招节更高。
有泪数行刍一束,若为飞渡浙江涛。
端明无惰赵公哀诗二首怜惜自身顾影世,滔滔世界令人悲。
叹息此人振古豪,中垒尚献封事功,三闾去作离骚辞。
无金可遗贫如故,加璧难招节更高。
有泪数行刍一束,若为飞渡浙江涛。
译文:
怜惜自身顾影世,滔滔世界令人悲。
叹息此人振古豪,中垒尚献封事功,三闾去作离骚辞。
无金可遗贫如故,加璧难招节更高。
有泪数行刍一束,若为飞渡浙江涛。
注释:
①悯:怜悯、同情。
②顾影:看自己的形影。
③叹:感叹,嗟叹。
④振古:自古以来。
⑤中垒:指汉成帝时谏大夫杜钦。杜钦为人正直,多次上疏劝谏汉成帝。见《汉书·杜钦传》。
⑥三闾:指屈原,楚人,战国时期楚国大夫。曾遭排挤被流放。后楚都被秦攻破,他投汨罗江而死。相传他的作品中有《离骚》一篇。
⑦无金:没有钱。
⑧加璧:增加玉玺,指封官授职。
⑨节:节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忠心耿耿、志向远大但遭遇不幸的臣子表示深切的哀悼。诗人通过对这位大臣生前事迹的回忆和对其命运的惋惜,表达了对他忠诚、智慧和才能的赞扬,同时也揭示了官场黑暗的现实。
首句“怜惜自身顾影世”,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这位大臣的同情和怜悯之情。诗人通过自身的形象,表达了对于这位大臣的敬仰和关心。这种情感贯穿全诗,成为整首诗的基调。
诗人感叹这位大臣的壮举和才华,“叹息此人振古豪”,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赞美。这句中的“振古豪”一词,既表达了对这位大臣的赞叹,也暗示了他的伟大成就和卓越品质。
命运却对这个忠臣十分不公,“中垒老犹献封事”一句,诗人以历史人物杜钦为例,展现了他在面对权贵时的无奈和辛酸。这一细节的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也加深了诗人对这位大臣遭遇的同情。
即使面对困境,这位大臣仍然坚守节操,“三闾去作离骚”,这里的“三闾”指的是屈原,而“离骚”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对这位大臣忠诚、坚贞不屈精神的赞美。同时,这也暗示了官场的黑暗和腐败,使得这样的大臣更加显得可贵。
在这首诗中,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比喻来表达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加深刻和感人。例如,“无金可遗贫如故”一句,既表达了对这位大臣失去金钱后的惋惜,也暗示了官场的冷酷无情。“加璧难招节更高”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大臣坚持节操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官场的腐朽和黑暗。
最后一句“有泪数行刍一束”是全诗的高潮和转折,通过“泪”、“刍”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大臣遭遇的深切同情和悲痛之情。这既是对诗人自己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忠臣的哀悼,更是对整个时代和社会的反思和批判。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