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风隐隐听宫县,曾立红云一朵边。
天语下询颜不远,帝歌自作墨犹鲜。
台郎谁是玄都旧,舆尉安知绛老年。
散吏宫花能几许,诸孙争怕落人先。

诗句原文:

报道东方欲辨晨,强扶衰惫起冠绅。

差贤眇者与跛者,窃比封从祝圣人。

野老岂知蒙帝力,农夫稍有告余春。

不须景慕斜川叟,且作田间击壤民。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 诗歌形式与内容:此诗为七言律诗,共四联,每联七个字,遵循古代诗歌的格律要求。整首诗围绕“天基节”的主题展开,通过描绘节日景象和表达对统治者的感激之情来反映社会现实。

  2. 关键词解析

  • “报道”:此处指诗人在节日中听闻或看到的消息传递。
  • “欲辨晨”:形容清晨的景象,意指黎明时分天空逐渐明亮。
  • “强扶衰惫起冠绅”:形容节日期间人们的精神状态,虽疲惫但仍积极参与庆祝活动。
  • “差贤眇者与跛者”:可能指的是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人,他们被选中参与某些活动。
  • “窃比封从祝圣人”:表达了即使是普通人也有机会参与到国家的大事中,向圣上表达敬仰之情。
  • “野老岂知蒙帝力”:反映了农民对皇帝恩赐的感激之情。
  • “农夫稍有告余春”:描述农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和收获的喜悦。
  • “不须景慕斜川叟”:指出不必羡慕他人的生活方式,应珍惜眼前的生活。
  • “且作田间击壤民”:鼓励人们像农人一样辛勤劳作,享受生活。
  1. 主题分析:此诗的主题是赞美国家的统治和对农民的关怀。通过描绘节日的景象和表达对统治者的感激,诗人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同时也体现了对平凡人的尊重和关爱。

  2.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意象生动。诗人运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节日的热闹场景,使得整个画面栩栩如生。
  •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整首诗分为四联,每联都有清晰的主题,使得整体结构紧凑而富有层次感。
  • 情感真挚,感染力强。诗人通过对节日场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真挚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天基节口占二首》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国家统治的赞美之作,也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佳作。通过对其形式、内容的深入分析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到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