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与修皆捋虎须,不论公干与元瑜。
讥弹山寺诗为谤,指点沧洲疏似谀。
毛垢人将吹洗汝,涅磨渠不磷缁乎。
劝君刊落闲枝叶,佩服高柴一字愚。

【注释】

衡:指东汉桓谭,字君衡,“七发”是《七谏》、《七辩》的合称。

修:指东汉王充,字仲任。

仲和:即仲舒,西汉董仲舒。

差须韵二诗:指汉宣帝时人扬雄与梁孝王萧诸事,扬雄因梁王好神仙之事上书劝谏,被梁王所忌,后为梁王门下上林吏,作《甘泉赋》以讽谏,梁王怒其诽谤,收下他并欲杀之。梁王的门客朱买臣上书救杨雄,梁王乃释之。

山寺诗:指扬雄所作的《逐贫赋》,其中有云:“夫山居者难于事生也。”

沧洲:沧海之洲。

毛垢人将吹洗汝:《毛氏传》:“《毛诗》三百篇,皆圣贤相与讲习论道之言。”《说文解字》引《易》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此句比喻扬雄的学问。

涅磨渠不磷缁乎:《论语》:“子贡曰:‘回也其庶几乎,赐也何敢望回?’子曰:‘女(汝)也无乃(难道)与回同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此句比喻杨雄不为世俗所染。

【赏析】

此诗是一首酬答诗,诗人以扬雄比自己,用扬雄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抱负。前四句写扬雄的遭遇,后六句写自己的志向。首联点明扬雄曾为梁王门下上林吏,但因为写了《逐贫赋》而被梁王所忌。颔联用典赞扬扬雄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进谏的精神。颈联用毛遂自荐的故事来比喻扬雄的才华和气节。尾联借用孔子的话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决心。全诗语言质朴平实,但含义深刻丰富,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