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和昔牧罗浮郡,不载南州一物还。
酝藉汝何惭小阮,空疏吾谬作梁山。
步趋诸老先生后,遨兀斋郎太祝间。
华发病翁无喜事,直须春榜一开颜。

【注释】

处和:指苏轼的字。牧:任。罗浮郡:地名,即现在的广东潮汕一带,是苏轼曾经任职的地方。南州:指江西、广东等南方地区。不载:不带走。南州一物还:指苏轼离开后,南方地区没有带走任何物品。酝藉:含蓄。汝:你。何惭:有什么可惭愧的。小阮:指阮籍,晋人。阮籍嗜酒,常常醉酒而作青白眼,表示对朋友的不同评价。空疏:指缺乏实际才能。梁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山上有一座庙宇,相传为东汉名臣张衡所修,又名“张公祠”。步趋:步行跟随。诸老先生:指地方长官。斋郎:宋时低级官员的通称。太祝:官名,掌祭祀礼仪。华发病翁:年老生病的人。无喜事: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苏轼的字“处和”自喻,说自己像他一样也曾有过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也曾像他一样在地方上担任过官职,现在却像他一样被贬到南方去了,这真叫自己感到惭愧。

开头两句写诗人自己与苏轼当年同任罗浮郡守时的一段经历,回忆当年苏轼任内曾把南方的特产运回北方,而自己则毫无所获地离开了罗浮郡。言外之意是感叹自己的无能,愧对东坡先生。

三、四句说苏轼为人豪迈不拘俗礼,我则过于拘谨;东坡先生才情横溢,我却只是粗俗之才,因此不免有点自愧。

五、六句写自己虽然不能追随东坡先生一起赴试,但是还是希望能有机会随同他的老师参加考试。这里又表现了苏轼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现在春天来了,科举考试就要开始了,希望东坡先生能考中进士,自己也能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得到一次升官的机会,这样也就不辜负了东坡先生的知遇之恩吧!此诗虽写得平实无奇,但感情真挚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