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掌兰台纂旧闻,亦瞻玉座和来薰。
戆愚漫有诛奸笔,疏拙元无乞巧文。
执简自知愧南董,免冠谁肯救朱云。
消磨不尽惟诗在,社友寻盟意尚勤。

【诗句解释】

  1. 南康赵明府赠予四诗和其首篇二首:赵明府赠送我四首诗,以及他的第一首和第二首。
  2. 曾掌兰台纂旧闻:我曾经负责掌管文书房(兰台),整理过去的文献。
  3. 亦瞻玉座和来薰:也能看到皇帝的宝座,闻到香气。
  4. 戆愚漫有诛奸笔:虽然我性格鲁莽愚蠢,但总喜欢挥笔写文章来惩治奸佞小人。
  5. 疏拙元无乞巧文:我的文才浅陋,没有写出精巧的文章。
  6. 执简自知愧南董:拿着简牍自省,知道自己比南方董仲舒差得远。
  7. 免冠谁肯救朱云:如果免冠的话,谁会愿意去救朱云呢?朱云因直言进谏而被汉武帝斩首。
  8. 消磨不尽惟诗在:尽管世事无常,诗却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永远不会消失。
  9. 社友寻盟意尚勤:朋友们一起寻找同盟,心意依然勤奋。意指作者希望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理想。

【译文】
曾经负责掌管文书房整理旧闻,如今也能目睹皇帝的宝座和香气。虽然我性格鲁莽愚蠢,但总喜欢挥笔写文章来惩治奸佞小人。我的文才浅陋,没有写出精巧的文章。拿着简牍自省,知道自己比南方董仲舒差得远。如果免冠的话,谁会愿意去救朱云呢?诗就像时间一样,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永远不会消失。尽管世事无常,诗却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永远不会消失。朋友们一起寻找同盟,心意依然勤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赵翼对自己诗歌创作的回顾与思考。诗人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表达了对历史、人生、友情等方面的感悟和理解。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诗人在开头就提到了“曾掌兰台纂旧闻”,这句诗表明了诗人曾经负责掌管文书房(兰台),整理过去的文献。这既是对诗人过去工作的描述,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珍视和怀念。

诗人用“亦瞻玉座和来薰”来形容自己能够亲眼看到皇帝的宝座和香气,这是对诗人身份地位的肯定,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权力的向往和追求。

诗人用“戆愚漫有诛奸笔”来表达自己虽然性格鲁莽愚蠢,但总喜欢挥笔写文章来惩治奸佞小人。这句诗反映了诗人的正义感和责任感,也表达了他对社会的不满和愤慨。

诗人用“疏拙元无乞巧文”来表示自己的文才浅陋,没有写出精巧的文章。这句诗既显示了诗人对自己的谦虚和自谦,也表达了他对待艺术的严肃态度和追求。

在后半部分,诗人又用“执简自知愧南董”来表达自己拿着简牍自省,知道自己比南方董仲舒差得远。这句诗既显示了诗人的自我批评精神,也表达了他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诗人用“消磨不尽惟诗在”来表达尽管世事无常,诗却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永远不会消失。这句诗既显示了诗人对诗歌的执着和热爱,也表达了他对诗歌永恒的信仰和追求。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他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