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五窦联芳后,直至君家四桂堂。
莫是燕山传下本,又疑蟾窟摘来香。
即今录续题千佛,伊昔栽培记十郎。
却笑郤生太矜露,一枝未足诧名场。

题尤

一从五窦联芳后,直至君家四桂堂。

莫是燕山传下本,又疑蟾窟摘来香。

即今录续题千佛,伊昔栽培记十郎。

却笑郤生太矜露,一枝未足诧名场。

注释:1. 题尤:题咏梅花。2. 五窦:指梅花五瓣。3. 四桂堂:指梅花四枝并蒂(桂树四出)的梅花堂。4. 燕山传下本:相传唐代李德裕在燕山种梅,后来梅花传入长安。5. 蟾窟摘来香:传说月亮中有一个蟾蜍,蟾蜍的粪便是制作香料的原料之一。6. 伊昔栽培记十郎:指宋代诗人苏轼曾对梅花进行过栽培。7. 郤生:指宋代文学家、书法家欧阳修。8. 一枝未足诧名场:意谓梅花虽好,但不足以让人惊叹于其名场地位。赏析:这首《题尤》诗,描绘了梅花的风姿和香气。首句“一从五窦联芳后”,以五片梅花花瓣为比,赞美梅花的高贵气质;“直至君家四桂堂”则以四朵梅花并蒂为喻,称赞梅花的美丽与高雅。接下来两句,“莫是燕山传下本,又疑蟾窟摘来香”,既表达了梅花的渊源悠久,又暗含着梅花的清香独特,如同月宫蟾蜍散发的幽香一般。接着两句,“即今录续题千佛,伊昔栽培记十郎”,既是对前两句的回应,也是对梅花品质的一种肯定。最后两句,“却笑郤生太矜露,一枝未足诧名场”,则是以欧阳修的自负与自负行为为反面教材,告诉人们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不要过于张扬炫耀,否则会失去梅花的高洁品质。整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风姿和香气,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通过对梅花品质的肯定和反讽,告诫人们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要坚守自己的品质和操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