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米含毫野处名,略安栏槛不施扃。
原田足雨陂塘白,天海无云岛屿青。
邻叟扶犁耕斥卤,行人休树濯清泠。
何时去作轩中客,并欲传公道德经。
【注释】
寄题竹溪平远轩:寄题给竹溪平远轩的主人。竹溪在今安徽宣城北,是李白的故乡。
颠米含毫野处名:李白自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所以此处说他的名字就如颠米含毫一样。
略安栏槛不施扃:略施一些栏槛,不关闭门。扃,门上锁。
原田足雨陂塘白,天海无云岛屿青:原田指水田。足雨意谓雨水充沛。
邻叟扶犁耕斥卤:邻叟即村中老人,扶犁耕斥卤即耕田除盐碱地。
行人休树濯清泠:行人休树意为不要砍树来洗濯。濯,通“濯”,洗。清泠,清凉的水。
何时去作轩中客:去作轩中的客人,指到主人的轩中去做客。
并欲传公道德经:并想要将《道德经》传给主人。公,这里指作者自己,因称先生为公;《道德经》是道家经典著作。
赏析:
此诗是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初游宣城时所作。诗人以自己的才学、品德和理想抱负,对友人寄予深厚的情谊。全诗以平实的语言、朴素的手法表现诗人的志向,语言质朴自然,意境优美高远,是一首情韵悠长的小诗。
开头两句说:“颠米含毫野处名,略安栏槛不施扃。”意思是说李白自小有才华,在乡里就有名气了。他略施一些栏槛,不关闭门,欢迎宾客来访。
“原田足雨陂塘白,天海无云岛屿青。”意思是说,水田里的庄稼长得很好,满塘都是白色的水珠。天海一望无边,天空湛蓝,云朵很少。这是对宣城的景色作了生动的描绘。
第三、四句是写当地农民的生活情况:“邻叟扶犁耕斥卤,行人休树濯清泠。”说的是邻居老农用牛耕田,铲除了田地里的盐碱;行人路过此地也停下来休息,洗掉身上的尘土。这两句是描写农村生活的艰辛情景。
后四句是写李白与友人交往的情况:“何时去作轩中客,并欲传公道德经。”意思是说什么时候能到轩中来做客人?我想把《道德经》传授给你。“轩”是轩车,古代一种轻便车。“公”是对朋友的尊称。《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著作。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通过赞美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追求理想的高尚情操。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渴望结交知己,互相切磋学问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