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山覆瓿两相痴,辛苦才供世俗嗤。
壮不如人徒自悔,老能学易未过时。
懒犹堪草归田赋,钝岂能吟对御诗。
惟有聃书宜北面,存元守黑畏人知。

藏山覆瓿两相痴,辛苦才供世俗嗤。

壮不如人徒自悔,老能学易未过时。

懒犹堪草归田赋,钝岂能吟对御诗。

惟有聃书宜北面,存元守黑畏人知。

注释:

  1. 藏山覆瓿两相痴:指藏于深山之中,只将瓿(瓦器)覆盖在上,自以为聪明。但这种聪明是愚蠢的,因为世人并不理解其深意。
  2. 辛苦才供世俗嗤:意为辛苦劳作却只能受到世俗的嘲笑。
  3. 壮不如人徒自悔:形容自己虽然努力但依然不如他人,只能徒然后悔。
  4. 老能学易未过时:表示虽然年老但仍能学习《易经》,而且没有过时。
  5. 懒犹堪草归田赋:意指即使懒惰也仍可以从事农耕之业,并写出田园赋。
  6. 钝岂能吟对御诗:意指自己的笨拙无法与天子对答御诗。
  7. 唯有聃书宜北面:意思是说只有老子的书适合放在南面来供奉,因为老子被视为圣人。
  8. 存元守黑畏人知:意指保持初心和本性,以畏惧被人所知为戒。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藏于深处的智者与世人的无知,表达了对智慧被误解的悲哀。诗人以“藏山覆瓿”比喻自己虽聪明却因世人无知而受嘲。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继续学习、耕耘,表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他选择尊重老子的智慧,并以“敬畏知识”的态度面对世界。整首诗充满了对智慧的尊重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于智慧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