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色湖光淡复浓,阿香神爻巧相逢。
金篦莫辨烟中树,蜡屐难登海上峰。
帝眷驿驰丹诏问,客归亭有白云封。
边无牧马村无犬,击壤何妨作老农。
注释:
- 三和
- 野色湖光淡复浓,阿香神爻巧相逢。
- 金篦莫辨烟中树,蜡屐难登海上峰。
- 帝眷驿驰丹诏问,客归亭有白云封。
- 边无牧马村无犬,击壤何妨作老农。
赏析:
这首诗以“三和”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将大自然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野色湖光淡复浓,阿香神爻巧相逢。”描绘了湖边的景色。湖水清澈如镜,映照出天空的倒影,与岸边的绿草、野花相映成趣。湖边的杨柳垂柳依依,随风摇曳,宛如一位美丽的少女在翩翩起舞。这里的“阿香神爻”,可能是诗人对某种植物或景物的赞美之词,增添了诗的意境和韵味。
第二句“金篦莫辨烟中树,蜡屐难登海上峰。”则转向了山水间的行走。诗人手持金篦,试图辨别烟雾中的树木;而穿着蜡屐却难以登上海上的山峰。这里的“金篦”和“蜡屐”都是古代的行旅工具,象征着诗人的艰难跋涉和追求。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人生道路的挑战。
第三句“帝眷驿驰丹诏问,客归亭有白云封。”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皇帝亲自派遣使者前往询问,诗人也带着皇帝的恩宠回到了自己的家园。诗人坐在亭子里,手中握着一封来自皇帝的信,信上写着对他的问候和祝福。而诗人则坐在亭子下,看着天空中的白云,仿佛听到了皇帝的呼唤。这里的“帝眷”和“白云”都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
最后一句“边无牧马村无犬,击壤何妨作老农。”则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人生活在一个没有牧马和犬吠的村庄里,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他拿起一块石头,模仿古人击壤的节奏,感受着大地的力量和节奏。这里的“击壤”和“老农”都体现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这首诗以田园风光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人以深深的启示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