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南向望蒲轮,闻引而西忽改辕。
小毖上求助初政,大招公起入修门。
鳞无婴者宁非谄,膳有鬈如不必言。
膜外浮荣均臭腐,本来面目要常存。
【注释】:几回南向望蒲轮,闻引而西忽改辕。
小毖上求助初政,大招公起入修门。
鳞无婴者宁非谄,膳有鬈如不必言。
膜外浮荣均臭腐,本来面目要常存。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洪侍御是作者的友人,他到南方去任职,临行时,诗人写了这两首七绝赠别。
其一:第一句“几回南向望蒲轮”,写诗人在南方某地,望着来人乘马而来的情景。诗人遥望着远处的来车,不禁感慨万千。这一句既点出了送别的地点,又写出了来人远道而来的情况;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殷殷期盼。
颔联“小毖上求助初政,大招公起入修门”意思是说:“小心谨慎地请求新上任的政务,大公无私地进入朝廷的大门。”这里,诗人用“小毖”、“公起”这两个词来形容自己和友人的不同特点。前者谦虚谨慎,后者则刚正不阿,勇于担当。
颈联“鳞无婴者宁非诌,膳有鬈如不必言”意思是说:“那些没有受到伤害的人难道不是谄媚吗?那些头发花白的老人又有什么可说的呢?”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来突出自己的正直品质。他认为那些受到伤害的人才是真正的谄媚者;对于那些头发花白的老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称道的了,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再对他们评头论足了。
尾联“膜外浮荣均臭腐,本来面目要常存”意思是说:“外表的虚荣都是粪土,真正的面目应该常常保持。”这一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正直品质。他认为那些外在的东西都是虚妄不实的,只有保持本来的面目才是最为重要的。
这首诗通过对洪侍御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正直品质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认识和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