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来索后村吟,读记披图已醒心。
岂是沕渊行雨懒,亦非避地入山深。
喜看素瀑飞青壁,不管苍苔卧绿沉。
西北城高刁斗急,将军未可问山林。

寄题徐候雨山堂

竹溪来索后村吟,读记披图已醒心。

岂是沕渊行雨懒,亦非避地入山深。

喜看素瀑飞青壁,不管苍苔卧绿沉。

西北城高刁斗急,将军未可问山林。

注释:竹溪来索后村吟,读记披图已醒心。——竹溪来索,就是有诗作被索取;后村,指陆游自号;披图,即翻阅诗歌;醒心,即启发心灵。岂是沕渊行雨懒,亦非避地入山深。——沕渊,即深潭。“岂”意为“难道”,表反问语气;行雨,指下雨;“亦非”意为“不是”,“避地入山深”句意为不是因躲避战乱才隐居山中,这里指隐居并非因为战乱。喜看素瀑飞青壁,不管苍苔卧绿沉。——素瀑,即白瀑布,形容水流清澈;青壁,指青山;“不管”意为“不理会”;苍苔,青色的苔藓。西北城高刁斗急,将军未可问山林。——西北城,指南宋都城临安;刁斗,古代行军时用来打更的器具;“将军未可问山林”意指将军不可轻易归隐山林,这里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忠诚、不愿退隐的态度。赏析:这首诗是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述自己曾经给好友徐俟(字侯)写的一首题为《雨山堂记》的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担忧。首联写他接到友人索诗后的心情。颔联写他看到瀑布的景象,却并未因此感到高兴,反而觉得有些遗憾。颈联则写出了他对于山川的热爱之情。尾联则是他的感慨,他认为身为将军的他没有能力为国家分忧。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