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昔有卑辞召,傅野今无审象求。
世态众狙更喜怒,市声百鸟各喧啾。
力耕且趁农东作,懒出难陪知北游。
九万里天浑是月,夜深无伴独登楼。
【注释】
卑辞召:指用恭顺的言辞来招徕。傅野:即傅野之,字景仁。审象求:指严遵。
世态众狙更喜怒:世间人情,像猿猴一样喜怒无常。
力耕且趁农东作:努力耕作,趁着春天农事开始时,赶紧耕种。
懒出难陪知北游:懒得出游,难以与志同道合的人一同游玩。
九万里天浑是月:天上的云彩,就像月亮一样无边无际。
夜深无伴独登楼:夜深了,没有朋友相伴,独自登上高楼。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以商山四皓自况,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失望和厌倦之情。全诗意境清远,风格沉郁。
一、首句“曾向商山谢病去”写四皓隐居生活。“商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谢病”,推说有病。四皓是西汉末年的四位著名隐士。他们不愿为官,而选择退隐山林,过着闲适的生活。这里诗人用“谢病”,表明自己远离朝廷,归隐山林,不再过问朝政。
二、第二句“今无审象求贤者”则写四皓辞官归隐的原因。“审”同“慎”,谨慎的意思。“贤者”,这里指有德才、能辅佐帝王、治理天下的人才。“求贤者”是说自己之所以不问世事,是因为自己没有发现贤才。这句诗反映了当时统治者对人才的渴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人才的珍视。
三、第三、四句“世态更多狙喜怒”与上两句相呼应,描绘了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暖。“世态”,指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和风气。“众狙”,即猿猴,常用来比喻人们喜怒无常的性格。“市声百鸟各喧啾”,意思是各种嘈杂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如同百鸟争鸣。这句诗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喧嚣,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厌恶。
五、第五、六句“力耕且趁农东作”与前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力耕”,即勤劳耕作;“农东作”,指春季农事的开始。这句诗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也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七、最后两句“懒出难陪知北游”与前两句相呼应,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九万里天浑是月”一句,将天空比作一片浩渺的月色,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夜深无伴独登楼”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孤独一人的情感。
本诗通过商山四皓的典故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借古讽今,暗示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