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瞻宇宙尚阴霾,杖策篱东一散怀。
发少可堪乌帽落,樽空凝望白衣来。
插萸兄弟悲终鲜,把菊先生唤不回。
犹倚栏杆搔雪鬓,老无脚力更登台。
注释:
九日: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起瞻宇宙尚阴霾:起身眺望,发现天地间一片阴暗,没有阳光。
杖策篱东一散怀:拿着拐杖,在篱笆边散心。
发少可堪乌帽落:头发稀疏,难以承受乌鸦帽子脱落的痛苦。
樽空凝望白衣来:空着的酒杯,望着白衣人走来。
插萸兄弟悲终鲜:插着茱萸的兄弟,最终都离我而去。
把菊先生唤不回:把菊花献给先生,却无法再召唤回来。
犹倚栏杆搔雪鬓:仍靠着栏杆,用手搔着雪白的头发。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重阳节的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和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起瞻宇宙尚阴霾”,描绘了天地间的阴霾景象,象征着诗人的心情也是灰暗的。
颔联“发少可堪乌帽落,樽空凝望白衣来”,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无奈和悲哀。乌帽掉落,象征生命的消逝;白衣人来,又增添了一份凄凉。
颈联“插萸兄弟悲终鲜,把菊先生唤不回”,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哀伤之情。插茱萸是纪念逝去的亲人们,但终究还是少了他们的身影;把菊花献给先生,却无法再召唤他们回来。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的悲痛之情,也反映了他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尾联“犹倚栏杆搔雪鬓,老无脚力更登台”则以自己的衰老之态作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他倚在栏杆上,搔着雪白的头发,感叹自己已无脚力再登高远眺,只能看着远方的景色。这一画面让人不禁想起杜甫的《蜀相》: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惟有故人知落寞,一尊芳酒庆馀欢。这首诗中,杜甫通过对故人的怀念,展现了他的孤独和无助。而本诗的最后两联,则通过诗人的衰老之态,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逝去亲人和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反映了他对生命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