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镜无方染白髭,垂车有疏叩丹墀。
故将军老班师后,村校书贫散学时。
百岁电光俄变灭,一场春梦莫寻思。
篱边尚有开残菊,乱插乌巾策杖嬉。

诗句释义

1 览镜无方染白髭:这一句意味着诗人通过照镜子观察自己的发须,发现它们已经变得苍白。这里“览镜”是动作,“无方染白髭”描述白发的出现,反映出诗人年岁增长或衰老的心理状态。

  1. 垂车有疏叩丹墀:这句可能指的是古代帝王驾崩后,其子女或臣子在宫殿中进行哀悼仪式的场景。”垂车”通常指皇帝退位,”叩丹墀”则是指在台阶下跪拜,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

  2. 故将军老班师后,村校书贫散学时:这两句描述了一位老将军在军队胜利班师后返回家乡的情况,同时提到一个贫穷的学生正在学校里学习。这里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一个是战争的胜利者回到故乡,另一个是一个学生仍在求学—反映了不同人的人生经历和境遇。

  3. 百岁电光俄变灭,一场春梦莫寻思:这句话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之快和人生的短暂,如同电光一般迅速消逝,暗示着人生如梦,不应过于执着于过去或未来的追求,应把握当下。

  4. 篱边尚有开残菊,乱插乌巾策杖嬉:最后一句描写了一个人在秋日里的情景,篱笆边仍有几朵菊花开放,他随意地插上黑巾,手持杖棍嬉戏。这反映了诗人虽然年老体衰,但仍保持着一种乐观的心态,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译文

    我照了照镜子,发现自己的鬓角已经斑白。我在朝廷上垂帘听政,之后便辞去职务回到家乡。昔日的将军现在老了,他在部队胜利撤退后回到了故乡。一个贫穷的学生还在学校里苦读,为了未来的生活而奋斗。人生就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一场春梦不必再去追寻。篱笆边还有几朵菊花在绽放,我随意地插上黑巾,拿起杖棍嬉戏游玩。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老将军和一位穷书生的不同生活状态及其心态。通过对比两位主人公的经历和情感,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珍视当下的精神境界。诗中的景物描写也充满了诗意,如“篱畔菊残”、“乌巾策杖”,都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