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日日候双凫,霍地光阴迫岁除。
古有客过雄寂寞,今无人问白何如。
苏先自说饥餐面,蒙叟曾嗤舐得车。
纵使村翁穷到骨,岂无薄醴与枯鱼。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下面是诗句与译文:
问讯大渊痔疾(注释1)
秋来日日候双凫,霍地光阴迫岁除。(注释2)
古有客过雄寂寞,今无人问白何如。(注释3)
苏先自说饥餐面,蒙叟曾嗤舐得车。(注释4)
纵使村翁穷到骨,岂无薄醴与枯鱼。(注释5)
译文:
秋天来了,每天等候双凫,突然感到时光紧迫,岁月已过。
古人曾来访我,如今没有人再问我白事如何。
苏先自说是饥时吃面,蒙叟曾嗤笑我舐得车轮。
即使村中有老翁穷得骨头都露出,也一定有薄酒和干鱼招待客人。
赏析:
首句“秋来日日候双凫”,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诗人每日都在等待双凫的景象。这里的“秋来”暗示了季节的变化,而“日日”则表达了时间的推移和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第二句“霍地光阴迫岁除”,直接点明了时光的紧迫性。这里的“霍地”形容时间飞逝的感觉,而“光阴迫岁除”则进一步强调了岁月的流逝之快,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年底。
第三四句“古有客过雄寂寞,今无人问白何如”,则是诗人对于古代和现代两种不同情况的对比。古代有人来访诗人,而现今却无人问及诗人的情况。这种对比既反映了时间的变迁,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第五六句“苏先自说饥餐面,蒙叟曾嗤舐得车”,继续描述了两位历史人物对食物的态度,以及他们对物质生活的不同看法。这里通过这两个典故,传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追求的不同态度和价值观念。
最后两句“纵使村翁穷到骨,岂无薄醴与枯鱼”,表达了诗人对于贫困生活的同情和对于友情的珍视。虽然村中的老翁穷到骨头都要露了出来,但诗人仍然愿意为他们提供薄酒和干鱼。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弱者的关爱和对于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对时光流逝、人生变迁和友情价值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友情和物质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