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屋方将同扣角,渔矶亦拟共披蓑。
即今耆旧多凋谢,从古文章要琢磨。
一老少曾闻正始,六人五已相元和。
白头赖有溪翁伴,颇怪高轩不我过。

【注释】

竹溪:地名,位于今四川省雅安北。水南:地名,位于今四川省雅安南。小诗问讯:指王建在《寄李秀才》一诗中的“小诗问讯”。牛屋:指李山甫的草堂。方将:正要。角:指斗笠。披蓑:戴斗笠。耆旧:老人。正始:即《诗序》,是儒家对《诗经》的最早解释。《诗序》认为《诗》有六义:风、赋、比、兴、雅、颂,其中赋、比、兴为诗人创作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文章:这里泛指诗文。琢磨:磨墨润笔,指作文作诗。少:年轻。曾闻:《诗经·邶风·静女》中有“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之句,后来人们就用“彤管”比喻美好的女子,这里指王建的妻子。白头:指王建自己。赖:幸亏。溪翁:指王建妻子的父亲。怪:责怪,抱怨。高轩:高大的车乘。过:拜访。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写王建与友人相聚,畅谈诗歌创作,抒发感慨之情。

首联:“竹溪间道至水南不入城而返小诗问讯。”意思是说,我从竹溪间小路来到水南(今四川雅安),没有进城,只是返回去写了一首诗问候你。

颔联:“牛屋方将同扣角,渔矶亦拟共披蓑。”意思是说,我要去牛屋(李山甫的住所)与你见面,准备和你一起扣斗笠、披斗篷,共同探讨文学。

颈联:“即今耆旧多凋谢,从古文章要琢磨。”意思是说,现在那些年老的学者都已去世了,自古以来的文章需要我们不断地琢磨、推敲。

尾联:“一老少曾闻正始,六人五已相元和。”意思是指王建曾经听过孔子讲《诗序》的事情,现在还有五个人还在做官,已经死了五个人。

整首诗通过对与友人相聚,畅谈诗歌创作的描绘,抒发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感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