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雪面俄成丑老,琅玕腹未尽呈披。
只今众女各施粉,自古十夫能挽椎。
岂有进贤冠绘像,亦无灵寿杖扶衰。
俚辞闻早安排了,未必他人识牧之。
【注释】
玉雪面俄成丑老,琅玕腹未尽呈披。
只今众女各施粉,自古十夫能挽椎。
岂有进贤冠绘像,亦无灵寿杖扶衰。
俚辞闻早安排了,未必他人识牧之。
译文:
玉石般洁白的面容,转眼间就长出了皱纹,就像被砍伐的树木一样失去了生机,但肚子里的器官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
现在的女人都在涂脂抹粉,自古以来,十个男人都能举起大椎(用来打击敌人的武器)。
哪有为贤人戴上花圈画像的呢?没有用长寿杖扶助衰老的人的啊。
俚辞早就准备好了,未必有人认识我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元和五年(810)春任夔州司马时期写的。夔州地处巴山蜀水之中,风景秀丽,物产丰饶,人民生活安定。诗人在这里任上期间,心情比较舒畅,对自然景色也颇为欣赏。本诗就是他游览时即景感怀而作。
首句写“玉雪”与“丑老”,以喻其容貌变化之快;次句写“琅玕”与“披”,以喻其内在生命力之强。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年轻貌美,但很快就衰老丑陋了;虽然身体健壮,但很快就会衰老了。这里诗人用了“玉”与“雪”、“琅玕”与“腹”两个比喻。“玉”字暗含“玉颜”、“玉骨”之意;“琅玕”指木名,这里代指人体。诗人用这两个词来形容自己的外貌,说明自己虽然年轻貌美,但很快就衰老丑陋了;虽然身体健壮,但很快就会衰老了。
颔联是说,现在女人都在涂脂抹粉,自古以来,十个男人都能举起大椎(用来打击敌人的武器)。这是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
颈联的意思是,哪有为贤人戴上花圈画像的呢?没有用长寿杖扶助衰老的人的啊。这是诗人对官场黑暗、人情淡薄的感慨。
尾联的意思是,俚辞早就准备好了,未必有人认识我呢。这是诗人对自己遭遇的无奈与自嘲。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官场生活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