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朱明变素商,萤穿户牖燕辞梁。
牢愁五鼓尤难睡,薄冷单衣未易当。
谁伴子綦同隐几,亦无法喜共禅房。
残骸到了犹贪爱,仙圣前头自炷香。

【注释】

不觉朱明变素商:不知不觉中,暑热已过,天凉了。朱明,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的十五日到廿二日,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素商,即白昼。

萤穿户牖燕辞梁:萤虫在窗户上乱飞,燕子从屋梁上飞去。

牢愁五鼓尤难睡,薄冷单衣未易当:夜深了还是睡不着,身上又感到寒冷。

谁伴子綦同隐几,亦无法喜共禅房:没有人和子綦(战国时宋国人)一样,可以一起坐隐几读书,也没有人和我一起在禅房里打坐修行。

残骸到了犹贪爱,仙圣前头自炷香:我虽然已身死如遗骸,但仍然贪恋世间的荣华富贵,在仙圣面前也自焚香祈祷。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夜思乡之情的小诗。

首句“不觉朱明变素商”,意思是说不知不觉中,暑热已经过去,天气变得凉爽了。“不觉”二字用得十分贴切,它不仅写出了时间在不经意之间流逝,而且表现了诗人对时光匆匆流逝的一种无奈感、惆怅感、空虚感。

次句“萤穿户牖燕辞梁”,描写了夜晚的情景。萤火虫乱飞乱撞,燕子正从屋檐下飞起。这些自然景物的变化,既衬托了环境的寂静,又增添了一种清冷的氛围。

第三句“牢愁五鼓尤难睡,薄冷单衣未易当”写诗人难以入睡。“牢愁”二字,表明诗人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愁苦。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同时,他又觉得身体有些寒冷,因此没有勇气去睡觉。这种心情是多么复杂而又痛苦啊!

第四句“谁伴子綦同隐几,亦无法喜共禅房”写诗人渴望得到知己朋友的陪伴,但又找不到这样的人。子綦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隐士,他喜欢独自隐居,不愿与人交往。而作者自己却希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陪伴左右。然而,现实却是无人能够理解他的心情。因此,他只好独自一人在禅房里打坐修行,以此来排遣心中的烦恼。

第五句“残骸到了犹贪爱,仙圣前头自炷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态度。虽然他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但仍然贪恋着世间的荣华富贵。他相信在仙圣面前也会为自己祈福祈祷。这种态度既反映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眷恋,又体现了他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夜晚情景的刻画,以及对自己内心的抒发,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生命的热爱。同时,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