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唱鸦啼搅晓眠,起煨田舍火炉边。
天寒雪闭袁安户,岁恶江通鲁望田。
已返山林全晚节,勿烦郡国礼高年。
老臣久不陪朝谒,犹记称觞玉座前。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借“鸡唱鸦啼”“田舍火炉”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农家晨景,又通过“天寒雪闭”“岁恶江通”两句写来年农民的生计艰难,最后用“已返山林全晚节”“勿烦郡国礼高年”点明了自己退隐山林的决心。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幽淡远。
【答案】
译文:
清晨,鸡叫乌鸦鸣叫搅扰了酣睡,我起身到田舍去点燃柴火煮上粥吃。
天寒霜雪封锁着袁安的门,今年收成不好江水却流进鲁望的田野。
已经回归山林保全自己的晚节,不要再烦劳郡国官员去慰问高官。
我这个老臣很久没有陪皇帝朝见,还记起当年在玉座前敬酒的情景。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个退居林泉的诗人早晨起来,听到鸡叫就起床煮粥吃的生活情景。他以恬静的心情,把一个隐居者的心态和情趣表现出来。
首联“鸡唱鸦啼搅晓眠”,是说听到鸡叫和乌鸦鸣叫而惊醒。“鸡唱”指公鸡先打鸣,“鸦啼”指乌鸦也先叫。诗人听到这些声音,以为是天将亮,于是从床上起来,到田舍里去煮粥吃。这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下面写“田舍火炉边”作铺垫。“晨光熹微”四字,正是对这一动作的准确概括。
颔联“天寒雪闭袁安户”,是说天气寒冷,大雪封门。“袁安”是东汉初年的名士,曾被封为“关内侯”。这里的“袁安户”是指他的茅舍。“袁安”二字是化用典故。《后汉书·逸民传·袁闳》载:“袁闳字安,陈留东阳人也。……每有风雨之变,辄闭门自守,不与人往来。时人以为得道。”这两句是说天气寒冷,大雪封门,连袁安都关门自守,不与世人往来了。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不愿与世俗来往。
颈联“岁恶江通鲁望田”,“岁恶”指年成不好;“鲁望田”指鲁褒的农田。鲁褒是东汉末年著名的隐士。他曾作《钱神论》,讽刺当时社会上流行的金钱至上的风气。“岁恶”是说年成不好,“江通”是说江水流入鲁褒的田地。这两句是说因为年成不好,所以江上的水流进鲁褒的田地,暗喻自己因不愿与世俗交往而退居深山之中。
尾联“已返山林全晚节”,是说已经回到山林中保全了自己的晚节。“已返”即已经返回,“山林”指隐居之所。“晚节”即晚年的气节,“全晚节”就是保全自己的晚节。“已返山林全晚节”一句,既是对前面四句的总结,又是对整个诗歌的升华。
这首诗虽然只是写了自己早起煮粥的情景,但却表现出了诗人的隐逸之志。这种隐逸之志是值得称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