幪以衣冠类孙叔,被之蓑笠即玄真。
未知这汉为谁子,如客他乡喜故人。
皓白相看双鬓秃,丹青偏写两眉颦。
吾闻四大皆虚假,曾向聃书悟谷神。
一、首句解读 #}“幪以衣冠类孙叔”这句诗,诗人用“孙叔”这个词语来形象地描绘了一个穿着整齐、貌似高贵的人物。这里,“孙叔”可能指的是一个身着华丽服饰、仪表堂堂的人,给人一种庄重、威严的感觉,但同时也透露出一丝不自然。这种对比强烈的描写方式,使得这个人物显得有些滑稽可笑,仿佛是戴着面具的小丑,让人不禁发笑。
![1调皮的贵族][34]
二、次句解析 #
第二句“被之蓑笠即玄真”中的“蓑笠”是指古代道士或隐士常用的雨具和衣物。而“玄真”则可能指的是一位道貌岸然的隐士。这里的描写,诗人通过将这个看似与世无争的人物与真正的道家高人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这个人物的虚伪与矫情。这种对比,使得这个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令人印象深刻。
![2伪装的隐士][35]
三、诗句翻译 #}
诗句“幪以衣冠类孙叔”出自宋代著名诗人刘克庄所作的《次竹溪所和薛明府镜中我诗三首》。下面是这首诗的译文及其赏析:
译文:
头戴华美的冠冕,身穿华丽的长袍,
就像孙叔一样,装点得像个富贵之人。
虽然披着蓑衣笠帽,却掩盖不住内心的空虚,
这就像是一个装扮成道士的人,却失去了真正的精神。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深刻揭示了一些表面光鲜亮丽的人背后可能隐藏的真实面目。
在这首诗中,刘克庄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使诗的内容更加生动和深刻。例如,“幪以衣冠类孙叔”,这里的“孙叔”形象地描绘了一个穿戴整齐、外表华丽的人。然而,诗人紧接着用反问的方式,指出这个人其实并没有内在的价值和意义,只是表面上的装腔作势。
这种对比和讽刺的手法,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某个人的批判,更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揭示。它鼓励人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
此外,刘克庄在这首诗中还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这些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性,也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和丰富。
刘克庄的《次竹溪所和薛明府镜中我诗三首》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艺术的展现。通过对这首诗的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生活中的真实与虚假,以及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去面对复杂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