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之无字忆髫年,霍地红颜变雪颠。
求狗监人难复得,如鸡林相岂非贤。
鲤庭闻处才三百,蚓窍吟来忽五千。
寄语毛韩并卫卜,不烦序亦不烦笺。

【注释】

戊辰:年号,即宋孝宗乾道二年。

识之无字:指王献臣的《忆昔》诗。

髫年:指幼年时。

霍地:突然之间。

复得:重新得到。

林相:指魏征,因唐太宗称他为“知得失”的人,故称“知谏议大夫”,又以魏征曾为宰相,故又称“宰相”。

鲤庭:指王献臣的家。

蚓窍:指《周易》中的六十四卦象,每一卦象都由六个爻组成,每爻都是一个孔,所以称为“六爻”,亦称“六画”或“六卦”,是《易》经中的重要部分。

毛韩:指毛泽民、韩英两位烈士。

卫卜:指岳飞。

【赏析】

《抄戊辰十月近稿七首》:这首诗写于乾道二年(1166)十月,诗人在杭州闲居期间所作。

开头两句是说,当年我读王献臣的《忆昔》,不禁怀念起自己的童年;然而现在,红颜已变成雪颠。这是说,自己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而过去那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已经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第三句是说,我求狗监人难以再得,如鸡林相岂非贤?这句的意思是,我求贤人已不可得,像魏征那样敢于直谏的人哪里还有呢?魏征曾为唐太宗立下赫赫战功,但最后因直言进谏而被罢免。这里诗人感叹自己求贤不得。

第四句是说,鲤庭闻处才三百,蚓窍吟来忽五千。这句的意思是,我在鲤庭听到过许多故事,这些故事加起来才三百个;而我的诗作一吟诵起来就有五千字。这是说自己的作品很多。

第五六两句的意思是,寄语毛韩并卫卜,不烦序亦不烦笺。意思是说,我要告诉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你们不要为我写序也不要为我写传,因为我知道你们的事迹已经太多了,用不着我来赘述。这是对英雄们的赞美和安慰。

这首诗是乾道二年(1166)诗人在杭州闲居时所作。诗人回忆自己少年时代读书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人还借回忆自己过去的遭遇,抒发了自己对当前政治局势的不满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