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跫然闻足音,或怀漫刺袖新吟。
樽空愧不能觞客,绠短如何敢汲深。
薄俗求疵谁掩恶,先贤虑患或阳喑。
国人岂待侬箴儆,持在萤窗且自箴。

【注释】:

  1. 戊辰十月近稿七首:指作者在戊辰年(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十月所撰写的七首诗。
  2. 户外:室外。
  3. 跫然:脚步声。
  4. 漫刺:随意吟诵。
  5. 樽空:酒杯空虚。
  6. 绠短:汲水用的绳索短。
  7. 薄俗:庸俗。
  8. 先贤:古代圣人。
  9. 虑患:担忧祸患。
  10. 国人:这里指朝廷官员。
  11. 侬箴儆:我用来告诫自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戊辰年(公元1084年)十月所写的七篇诗文。诗人用“抄”字点明了这是抄写的作品,而不是原创之作。
    第一首前四句说:“听到窗外有脚步声,有的在悠闲地朗诵新作的诗句。”这四句是说听到门外传来了脚步声,于是有人开始吟诵新写的诗词,其中有些可能是闲适的,有些可能是匆忙的。
    第二首后四句说:“酒杯已经空了,我惭愧不能请客人喝酒;汲水绳索太短了,我如何能够去汲取深井之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酒和水的珍视,以及自己的无奈。
    第三首后四句说:“社会上的人都喜欢挑剔别人的过失,古代的先贤们也常常忧心忡忡,担心自己的言行会引起祸患。”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关注,以及对古人行为的赞赏。
    第四首后四句说:“国内的官员是否需要我来告诫他们?我自己拿着萤火虫做成的灯,一边自省一边反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职责的担当,以及对自我修养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