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卷嗟丘也,东西南北人。
昔还行脚债,今作卧游身。

【题解】

《江贯道山水十绝》是元代诗人吴镇的作品。诗前小序说:“余少好游历,至大德、延祐间,四方游者益众,而吾辈之游益旷矣,遂作此十绝以寄兴焉。”

【注释】

江贯:字贯道,号梅溪,浙江嘉兴人。

展卷嗟丘也:打开书卷感叹像丘陵一样多的人。丘,山丘。

东西南北人:到处行脚的人。东西南北,泛指各地。

昔:以前。

还行脚债:还欠着游历四方的债务。

今作卧游身:现在成了闲居游赏的隐逸生活。

【译文】

打开书卷感叹像山丘一样多的人;

过去到处行路的债务未了,如今变成了悠闲的隐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吴镇游览江南名胜后写的。诗人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首句“展卷嗟丘也”,点出了诗人因看到江山美景而产生的感慨。他惊叹于眼前的山川之美,感叹自己与大自然的距离如此之近。这种感慨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接下来两句“东西南北人”。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四处游走之人的感慨。这些游历四方的人们,有的来自远方,有的来自不同地方,他们带着各自的期待和梦想,来到这美丽的江南地区。他们的身影如同点点星光,点缀在这广袤的大地上,给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生机和活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游历者们逐渐淡忘了自己的初心,转而过上了安逸的生活。他们不再追求更高的境界,而是沉迷于享受眼前的美景和繁华。这种变化让诗人感到惋惜和痛心。因此,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那些曾经四处游走的人们如今已经过上了悠然自得的生活。

最后两句“昔还行脚债,今作卧游身”。这是诗人对游历之人的另一种理解。他认为这些游历者们曾经背负着行脚的债务,如今却成为了闲适的隐士。这种身份的转变既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归宿。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之美和游历之人的变化过程,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认识和感悟。它不仅展现了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也传达了作者对游历之人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