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好东绢,天寒家未温。
尽教儿拆绣,闲管妇无裈。

【注释】东绢:即“东家绢”,指从东方的人家借来的绸缎。

(1)“一匹”:一丈。

(2)“天寒”:天气寒冷。

(3)“家”,指作者自家。

(4)“未温”:没有温暖。

(5)“尽教”:全都让(孩子)拆。

(6)“拆绣”,拆了缝纫好的锦绣衣服。

(7)“闲管”:空管,白白费心劳神。

(8)“妇无裤”:妇女没有裤子。

【赏析】《题江贯道山水十绝》是南宋诗人郑清之所作。这首诗写于郑清之被免官后,在家乡山中隐居期间。诗中通过一个家庭的生活细节来反映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以及农民的生活状况,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诗以“匹”、“家”、“未温”、“尽教”、“儿”、“妇”、“无裤”等关键词为线索,将生活琐碎和人情冷暖串联起来,形成一幅生动的社会风俗画。

首句“一匹好东绢”,以“一匹”起笔,既交代了借来的东西,也暗示了所借之物的价值不菲。接着“天寒家未温”,描绘了天气寒冷而家中却尚未有暖气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

二句“尽教儿拆绣”,通过描写孩子拆绣的行为,表现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同时也暗喻了那些剥削者的贪婪本性。

三句“闲管妇无裤”,通过描写妇女们没有裤子的生活状态,进一步揭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情世态。

四至六句“尽教儿拆绣,闲管妇无裤”,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化,通过对孩子们拆绣和妇女们没有裤子这两个场景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窘迫和无助。

最后一句“尽教儿拆绣,闲管妇无裤”,以“尽教”收尾,强调了作者对这一现象的不满和愤懑之情。同时,这也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和批评。整首诗通过细腻入微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和他们所面临的困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