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珰窃大柄,韦布献孤忠。
榜出惟风汉,无名在选中。
【注释】
杂咏:杂诗。苌弘:指西汉人司马相如,因曾为王命作《上林赋》、《子虚赋》,武帝欲杀之。后被赦免,流落邛、筰间而死。这里借指有才之士。貂珰:汉代宦官所戴的貂尾冠,因用以指代宦官。东汉时,宦官专权,朝政腐败,贤能之人多遭排挤。大柄:皇帝的大权。韦布:指平民百姓,布是平民的一种称呼。孤忠:单薄的忠诚。榜出:指科举考试。惟风汉:只与汉朝有关。“唯”是“只”的意思。无名:指没有名气。在选中:指被录取。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李商隐的一首杂咏诗,共一百首。其中第一百四十四首为《苌弘》,内容大意为:宦官窃夺了国家权力,平民献上了自己忠贞不渝的心志。朝廷科举考试,只与汉朝有关,而那些没有名气的人却都被录取了。
全诗语言简练,含蓄蕴籍,既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黑暗的不满,又体现了诗人对有才能但被埋没的士人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