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父如天地,虽逃安所之。
可怜共世子,死不恨骊姬。

杂咏一百首·苌弘

宗周危可悯,苌叔死非难。

臣血三年碧,臣心一寸丹。

注释译文赏析

这首诗通过使用历史典故“苌弘遗矢”,刘克庄借以讽刺那些只知夸夸其谈而缺乏实际行动的人。诗中通过苌弘即使面临困境仍能坚持战斗的描写,强调了领导者应当亲力亲为的重要性。

诗句解析:

  1. “宗周危可悯,苌叔死非难。”
  • 宗周:指的是国家或政权。
  • 苌叔:即苌弘,这里指代历史上的人物或故事中的主人公。
  • 非难:不是难题,意指困难不大。
  • 赏析:诗人通过对宗周的形容,表明国家正处于危险中,需要有人挺身而出,而苌弘虽面对死亡,也无惧,显示了他的大无畏精神。
  1. “臣血三年碧,臣心一寸丹。”
  • :此处象征忠诚与牺牲。
  • :清澈透明。
  • :红色如丹砂,常用来比喻忠诚。
  • 赏析:诗人通过苌弘用血和心来形容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表现出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个人信仰的坚定信念。

综合分析

《杂咏一百首·苌弘》是南宋诗人刘克庄在面对国家危机、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通过苌弘的故事,展现了他的英勇无畏和忠诚奉献,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反思。通过这样的诗歌,刘克庄试图唤起人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激励人们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