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将飞扬去,牙郎卖弄馀。
唐臣不负国,惟有一尚书。

杂咏一百首苌弘

苌弘忠魂永垂不朽

苌弘,一名苌叔,是西周时期著名的大臣。他在宗周(即西周都城镐京)面临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表现出了高尚的忠诚与勇气。这首诗通过苌弘的故事,传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对其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那些只讲空话、不办实事之人的批评。

诗中第一句“节将飞扬去,牙郎卖弄馀”,描绘了苌弘即便面对危机仍保持坚毅的姿态。这里的“节”和“牙郎”分别象征着忠诚与权臣的形象,而“飞扬去”则表达了苌弘即使身处逆境也不放弃的决心。第二句“唐臣不负国,惟有一尚书”,则直接点出了苌弘的英雄事迹,他不仅是忠贞的臣子,更在国家面临危机时挺身而出。最后一句“惟有一尚书”,意味着尽管有许多官员,但像苌弘这样真正为国家着想的只有寥寥数人。

这首诗不仅赞颂了苌弘的英雄行为,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在权力结构中,一些官员可能因为个人利益而忽视了国家的需要,这种讽刺意味深长。同时,诗中强调领导者应当亲力亲为,不应只是坐享其成。这种思想对于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勇于担当,不辜负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杂咏一百首·苌弘》通过对苌弘事迹的描绘,传递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和现实意义。诗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和时代内涵,至今仍能激励人们不断自我提升,为实现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