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嘲介甫行新法,常恨欧公不读书。
浩叹诸刘今已矣,路傍乔木日凋疏。
【注释】
湖南江西道中,指从湖南到江西的途中。每嘲,常讥讽。介甫,王安石字,北宋政治家、思想家。行新法,推行新法。常恨,常感痛惜。欧公,欧阳修字,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不读书,没有学问。浩叹,长叹。诸刘,指东汉时刘向、刘歆父子等一批有成就的学者。今已矣,已经过去了。路傍,路边。乔木,高大树木。凋疏,衰落。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在湖南江西道中,偶遇故友欧阳修为他饯行,即兴写下这首诗赠别。前两句说:你常讥笑我推行新法,但常感痛惜你没有读书。后两句说:那些有成就的学者如刘向、刘歆已经去世了,路上的大树一天天衰败。全诗语言平实,感情真挚而深沉,既抒发了诗人对故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又表达了对当时朝廷重用小人而轻用正人的遗憾和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