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刀笔充书佐,岁晚衣巾学道流。
毕竟贤于人一著,醉中梦里忽回头。

【注释】

①建阳:今属福建。王堪:建阳县令的小吏。西山:地名,在建阳县东二十里。翁:即王堪的父亲。②仙游山房:在建阳县西,为王堪家宅。招鹤亭:亦在县西,为王堪家宅中之一。③抄:书写。书道:指道教经典。④弃家不归:指王堪辞官还乡,隐居于仙游山房。后六七年:六年后。⑤访余田间敝裘跣足:指王堪到余处拜访。余:作者自谓。田间:指余居所的乡村。敝:破旧的。⑥桐城:古地名,今安徽桐城县。⑦作五诗送之:指作《五古诗》相送,这是一首五古。⑧贤于人一著:比一般人强一点。⑨醉中梦里忽回头:意谓王堪在梦中忽然醒悟,回到现实。⑩“刀笔”句:言王堪从小受教于科举制度,而终弃科举以学道。

【赏析】

此篇是诗人赠别建阳县令之子王堪的一首五律,表现了诗人对其子从仕与归隐两方面的态度。

首联写王堪辞官归隐,隐居仙游山房。王堪少年时曾受父命,担任过县令,后却弃儒归耕,退隐山林,过着淡泊清贫的生活。

颔联写王堪退隐以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这里运用反衬手法,将王堪和一般官吏作了对比。王堪虽未明言自己与一般官吏相比如何,但从他辞官归隐的行为上可以看出,他是不愿同一般官吏一样,做着劳民伤财、损国害政的事情的。

颈联写王堪退隐以后,生活比较艰苦,但精神上很充实。他虽然生活在偏僻的山村,但是能听到山泉的潺潺声,看到野花的盛开,还能听到鸟儿在树上唱歌。这些美好的景象使他的心灵得到了净化,精神世界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尾联写诗人赠别王堪时的心情。诗人既感到欣慰,又有些惋惜;既希望王堪不要辜负了自己的一片心意,同时又觉得王堪应该去追随自己,因为王堪已经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能够做到比一般人更高尚一些了。

整首诗结构严密,层次清晰,感情细腻深沉,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选择的看法。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过多的修饰,读来清新自然,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