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颗难钻核,今岁千林尽着花。
老子有方能辟谷,纯将绛雪代丹砂。
”`
朱弹星丸粲日光,绿琼枝散小香囊。
龙绡壳绽红纹粟,鱼目珠涵白膜浆。
梅熟已过南岭雨,橘酸空待洞庭霜。
蛮山蹋晓和烟摘,拜捧金盘奉越王。
注释:
- 朱弹星丸粲日光 - 比喻荔枝的色泽如同星星般璀璨,闪耀着太阳的光芒。
- 绿琼枝散小香囊 - 形容荔枝的翠绿色,如同珍贵的香囊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 龙绡壳绽红纹粟 - 描绘荔枝外壳上的红色纹理,犹如龙衣上的珍珠般珍贵。
- 鱼目珠涵白膜浆 - 通过对比,形容荔枝内部的果肉颜色洁白如鱼眼一般,而外层则包裹着晶莹如珍珠的白色薄膜。
- 梅熟已过南岭雨 - 暗示南方地区(南岭)的荔枝成熟季节,已经过了雨季。
- 橘酸空待洞庭霜 - 表明北方的橘子还未能成熟,只能期待洞庭湖边秋天的霜降时节。
- 蛮山蹋晓和烟摘 - 描述了在清晨时分,人们踏着薄雾去采摘荔枝的情景。
- 拜捧金盘奉越王 - 以献贡品的方式,表达对远方国王的敬意和祝福。
赏析:
这首诗是徐夤对荔枝这一岭南佳果的赞美。首句“朱弹星丸粲日光”用朱砂作为比喻,形容荔枝色泽如同璀璨的星辰,光芒四射,非常生动形象。接着“绿琼枝散小香囊”描写了荔枝树绿色的枝叶间,点缀着如同香囊一般的果实,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第二句“龙绡壳绽红纹粟”中,“龙绡”指代荔枝的外壳,其上红色的纹理如同丝绸般细腻,而“粟”则形容这些纹理密集且清晰可见。第三、四句进一步通过对内果肉和外果皮的描述,展示了荔枝的内外之美,以及它独特的生长环境——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等待才能收获。诗中的最后两句“梅熟已过南岭雨,橘酸空待洞庭霜”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令变化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荔枝与其他水果不同的成熟期和生长周期。末尾“蛮山蹋晓和烟摘,拜捧金盘奉越王”描绘了诗人亲身参与采摘荔枝的情景,并以献贡的形式展现了荔枝的高洁和尊贵,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及文化传统的尊崇。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荔枝本身美丽形态的赞颂,也蕴含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