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絁制袍白布裤,长须扶拜翁翁墓。
残骸倘未随朝露,鱼菽一年来一度。

黄?制袍白布裤,长须扶拜翁翁墓。

残骸倘未随朝露,鱼菽一年来一度。

  • 诗句释义:穿着用黄色绸缎制成的袍子和白色的布裤子,长长的胡须让人扶他来拜谒他的祖先坟墓。如果遗体没有随同朝露一起消失,每年春天都会有人来这里祭拜一次。
  • 译文:穿着用黄色丝绸制成的袍子和白色的裤子,留着长长的胡须让人扶着去拜谒他的先人坟墓。如果遗骸没有被朝露带走,那么每年春天都会有人来此地进行一次祭祀。

注释

  1. 黄絁制袍:“黄絁”是一种黄色的丝织品,用来制作衣物。这里的“黄絁制”指的是用黄色的丝织品制作的衣服。
  2. 白布裤:白色是古代常见的颜色之一,这里指白色的裤子。
  3. 长须扶拜翁翁墓:形容一个人留着很长的胡须,被其他人扶着去拜谒他的祖先坟墓。
  4. 残骸倘未随朝露:“朝露”是早晨的露水,古人认为死后的遗体应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分解,不会被朝露所带。这里暗示如果遗体没有得到妥善的安葬,可能会在春天的朝露中消散。
  5. 鱼菽一年来一度:这里的“鱼豆”可能是指祭拜活动中使用的祭品,如鱼、豆类等。一年只有一次,强调了活动的稀有性和重要性。
  6. 非为辟支放登光:在这里,“辟支”可能是指佛教中的仙人或者神仙。“放登光”则意味着得到神灵的庇佑。整个句子的意思是说,不是为了逃避世俗的生活,而是得到了神灵的庇佑。
  7. 自是庞公上冢去:庞公可能是某个历史人物的名字,而上冢通常是指到祖先的墓地去扫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是为了去拜访祖先的墓地而去的。
  8. 非为辟支放登光,自是庞公上冢去:这句话重复了前面的解释,强调了自己的行动是为了拜访先人的墓地,而不是为了逃避现实或获得神灵的庇佑。

赏析

刘克庄的《吕省谒二绝》是一首七言绝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以及对逝者的尊敬之情。全诗简洁明快,情感真挚。通过对比生前的奢华与死后的简单,展现了诗人对生死、荣枯的深刻思考。同时,通过对故人的描绘,传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