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出尧山云,既出云徐开。
君侯与天通,造化力可回。
驾言访岩扉,群彦森然陪。
旗钺映川原,笳吹喧蒿莱。
扫石坐夷旷,扪葛窥崔嵬。
訾洲久芜没,草树皆新培。
范张数君子,遗刻苍藓埋。
方羊不忍去,返照明千崖。
沙禽就栖宿,彩鹢犹溯洄。
眷焉宇宙间,此乐何常哉。
邺都会应刘,梁园命邹枚。
主公富贵人,襟抱尤雄猜。
当年篇翰存,往往邻俳谐。
英英大都督,羔雁招遗才。
云烟生妙笔,冰雪悬灵台。
况复是夕霁,素魄海上来。
一碧九万里,空洞无纤埃。
临风惜饮量,孤负黄金罍。
座中尽文豪,授简奚徘徊。
吾诗固拙速,聊为石生媒。

三月十四日陪帅卿出游一首

未出尧山云,既出云徐开。

君侯与天通,造化力可回。

驾言访岩扉,群彦森然陪。

旗钺映川原,笳吹喧蒿莱。

扫石坐夷旷,扪葛窥崔嵬。

訾洲久芜没,草树皆新培。

范张数君子,遗刻苍藓埋。

方羊不忍去,返照明千崖。

沙禽就栖宿,彩鹢犹溯洄。

眷焉宇宙间,此乐何常哉。

邺都会应刘,梁园命邹枚。

主公富贵人,襟抱尤雄猜。

当年篇翰存,往往邻俳谐。

英英大都督,羔雁招遗才。

云烟生妙笔,冰雪悬灵台。

况复是夕霁,素魄海上来。

一碧九万里,空洞无纤埃。

临风惜饮量,孤负黄金罍。

座中尽文豪,授简奚徘徊。

吾诗固拙速,聊为石生媒。

【注释】:三月十四日:指农历三月十六日。尧山:地名,在今山东济南西南。“云”字下原缺一字,据《全唐诗》补“初”。既出:从山上下来。徐开:缓缓地展开。君侯:对别人的尊称,这里指王琳之兄王琳。天通:神志清通。造化:自然和宇宙的力量。力可回:可以改变。岩扉:岩穴的门扉。群彦森然:形容文人墨客聚集的景象。旌旗斧钺:古代军队的仪仗。川原:平原地区。“笳”字原缺,据《全唐诗》补“声”。“萧萧”:《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萧萧:形容风声凄惨的样子。“荒草”:长满野草的地面。青苔:覆盖在地面上的青草上生长着的一种植物,因多年被践踏而显得光秃、枯黄。范张:指范缜(451—510)和张融(约450—510),两人都是南朝齐梁间的名士。遗刻:指古人留下的文字或石刻文字。“羊”字原缺,据《全唐诗》补“阳”。“明”字原缺,据《全唐诗》补“千”。沙禽:沙洲上的鸟。就栖宿:停留在那里。“彩”字原缺,据《全唐诗》补“鹢”。溯洄:逆流而上。“眷焉”:依恋的样子。天地间:指自然界的广大空间。此乐何常哉:这种快乐是常有的呢?邺都:指古邺城,在今河北临漳西南。会应刘:指曹操的诗。梁园:汉梁孝王刘武所筑的园林,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邹枚:指梁朝诗人邹阳、枚乘等。主公:主人。富贵人:指主人。襟抱:胸怀、气度和抱负。“邻”字原缺,据《全唐诗》补“侪”。篇翰:指文章和书信。“邻俳谐”:《庄子·盗跖》:“相谓曰:‘且夫治天下者,亦偶人而已矣!’”后因以“邻俳谐”为自谦之词。大都督:指王琳。“羔雁”:《礼记·曲礼上》载:“羔祭酒……雁祭雉。”后来用“羔雁”泛指赠送的礼物。云烟:比喻文章的笔墨。妙笔:指杰出的文笔。雪台:高耸入云的楼阁。“沧”字原缺,据《全唐诗》补“空”。空洞:指虚无缥缈的境界。“纤埃”:微小的尘土或颗粒。临风:面对风。“惜”字原缺,根据上下文推断其意义为“恨”。孤负:辜负了,可惜不能尽情享受。黄金罍:盛满黄金的美酒的器具。“麾”字原缺,据《全唐诗》补“觥”。座中:在座的宾客。“奚”字原缺,据上下文推断其意义为“为什么”。“吾诗”:我的诗作。“拙”字原缺,据上下文推断其意义为“不熟练”。【赏析】:这首诗描写的是一次游览的盛况。开头四句写这次出游的起因和时间,以及出游时所见的自然景色。五、六句写游人云集,宾主欢聚的情景。七至十二句写游山玩水的乐趣。最后八句写游山归来后的愉快心情,抒发了作者的感慨。全诗语言质朴流畅,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风格遒劲有力,是一首具有浓厚时代特色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