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苦三时逸在冬,安知一篑尚亏功。
愁闻地籁吹羊角,不见天瓢滴马鬃。

【注释】苦:劳苦。三时:指春、夏、秋三个季节。作苦:辛勤劳作。一篑(kui):古代盛土的竹筐,容斗六升。亏功:功亏一篑,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而没有完成。羊角:指地籁(一种自然界的声音)。地籁是指地下的风声或水声等自然声响。天瓢:指天上的雨水。滴马鬃:雨点落下来打在马的鬃毛上。

【赏析】

首句“作苦三时逸在冬”,诗人说,辛苦劳作了整个春天、夏天和秋天之后,冬天来临了,自己才得以解脱。这一句是写诗人一年四季辛勤劳作,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可以休息了。“安知”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心情。

次句“安知一篑尚亏功”,意思是说:我怎么知道最后这一筐土还没有装满?这里暗指诗人虽然辛苦劳作了很长时间,但仍然不能完成任务,有愧于心。诗人用了一个典故,即《孟子》中的“井田制”的故事。传说大禹治水后,将天下的土地划分为九个区域,每个区域由一个诸侯管理,共十八块土地,每一块土地又分为九份,每份为一亩,合为八万顷,这就是井田制的起源。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井田制被废除,农民失去了土地,不得不离开家乡,到外面谋生。诗人以井田制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的工作,说明自己虽然努力工作,但却不能完成任务,有愧于心。

第三句“愁闻地籁吹羊角”,诗人说:我在听到地籁声的时候非常忧愁,因为那是羊角在风中发出的响声。这里的地籁指的是自然界的一种声音,如风吹草动、水流潺潺等。羊角则是指羊的叫声。诗人通过这两个词,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最后一句“不见天瓢滴马鬃”,诗人说:我没有看到天上的水瓢滴滴答答地滴在马的鬃毛上。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尽管诗人听到了地籁声,但他却看不到那美丽的天瓢滴水的情景。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