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云子建卷波澜,诗到黄初最可观。
无奈中衰变风起,不应例作晚唐看。
煎胶粘莫教春去,秉烛游谁管夜阑。
纵有闲愁天样大,此翁烂醉不相干。
【注释】:
- 子建:指曹植,字子建。2. 黄初:魏武帝曹丕的年号(220-226),三国时魏的建立时期。3. 晚唐:指唐代宗李豫(762-831),他统治唐朝的时间在唐武宗之后,故称晚唐。4. 煎胶粘莫教春去:用“煎胶”比喻为诗作画,希望诗人创作时不要让春天过去,即要抓住时机。5. 秉烛游谁管夜阑:指在灯下游玩,直到深夜,无人来管束。6. 纵有闲愁天样大:即使有很多的闲愁,也如同天一样广阔。7. 烂醉不相干:醉得酩酊大醉,丝毫不受影响。
赏析:
这是一首借咏史抒怀的七绝,通过描写曹子建、曹丕、唐宗室三个历史人物的遭遇及命运,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对世事的感慨。
首句“谁云子建卷波澜”,以曹操自比,感叹自己才华被埋没于乱世之中;次句“诗到黄初三可观”,意谓自己的诗才虽不能与曹丕相提并论,但比起唐宗室来却也不差上下;第三句“无奈中衰变风起”,暗指自己所处的时代正处在一个由盛转衰的时代,而自己又处于这个大变革的时代之中;第四句“不应例作晚唐看”,表明作者并不把自己看成是唐末五代那样的人物;最后一句“煎胶粘莫教春去,秉烛游谁管夜阑”,以煎胶和秉烛夜游来象征自己不畏艰险、孜孜以求的精神。整首诗句句之间相互呼应,浑然一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世事的独特看法。
这首七绝,从结构上看,是前后照应的;前四句都是写诗人自己的命运,后两句则以景结情,点明题旨。从内容上看,也是前后照应的。前三句都是写诗人自己的遭遇和感受,后二句则是总结全篇,点出主题。
此诗以咏史诗的形式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