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笔当年奡可排,岂知老挟病俱来。
芋梨煨熟曾分啖,榾柮烧残共画灰。
伏壁尚堪传学者,虞廷犹记和康哉。
向时同辇诸君子,输与村翁早乞骸。

再次竹溪韵三首

健笔当年奡可排,岂知老挟病俱来。
芋梨煨熟曾分啖,榾柮烧残共画灰。
伏壁尚堪传学者,虞廷犹记和康哉。
向时同辇诸君子,输与村翁早乞骸。

注释:

  • “健笔当年奡可排”中的“奡”是古代汉字,意为“强横、有力”,形容文采飞扬。“排”即排布、布置之意,这里指文思敏捷,能迅速组织文字。
  • “岂知老挟病俱来”中的“挟”有携带、夹带之意,“病”指疾病或困苦。这句表达了诗人意外地发现自己因年老体弱而身体不适(同时可能也暗喻政治上遭遇挫折)。
  • “芋梨煨熟曾分啖”的“曾”表示曾经、过去的意思,“啖”即吃的意思,描述了过去共同享受美食的情景,暗示了朋友之间的情谊和过去的欢乐时光。
  • “榾柮烧残共画灰”的“榾柮”是古代炊具,用于烧烤食物。“画灰”意指将炭火余烬涂黑,用作燃料。此处反映了一种节约能源的行为,同时也表现了对过去简朴生活的回忆。
  • “伏壁尚堪传学者”中“伏壁”指的是隐蔽的墙壁,“传学者”指传授知识。这里可能是在怀念那些曾经在墙壁上刻字传教或学习的人。
  • “虞廷犹记和康哉”中“虞廷”通常指舜帝的朝廷,象征高尚的道德标准。“和康哉”则是对和谐与美好的追求。此句表达了对过去理想社会的向往和珍视。
  • “向时同辇诸君子”中的“辇”是古代帝王所乘的车子,这里指代官员的车队。“诸君子”是对当时一同前往朝廷的贵族们的称呼。这句回忆了与这些尊贵友人同行的日子。
  • “输与村翁早乞骸”中的“输”在这里有奉献、给予之意。“骸”指人的骨头,引申为生命或死亡。这句诗意味着自己愿意放弃仕途,像村翁一样早些归隐,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注重养生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文人在晚年回首往昔的感慨与思考。刘克庄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展示了他对于时间流逝、友情、以及个人境遇变迁的深刻感受。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还透露出作者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态度选择。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情境,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同时,它也反映了文人对于社会责任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流露出的是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这种情感的真挚和哲理的深刻,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