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映藜已懒,雾中看花不真。
顾我七十馀老,见公三两分人。
【注释】
- 揽镜:指照镜子。六言:一种诗歌体式,每句六个字,上下句平仄相对。三首:一首是《天映藜》,《雾看花》和《顾我七十余》。
- 已懒:已经感到倦怠。
- 真:真实。
- 顾我:回顾自己。七十馀老:年纪七十多岁。
- 见公:看到你(作者自注:时年五十七)。
- 三两分人:形容人的相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写的一组咏怀诗。第一组写照镜子时,觉得镜中之影已老态龙钟,说明自己年老力衰;第二组写雾中看花,觉得自己的眼力不济,看不清花容月貌;第三组写回头看自己,觉得年事已高而容貌还过得去。全诗以“天映”、“雾看”为引子,通过“我见”、“顾我”的描写,抒发了人生衰老、壮志难酬的感慨。
此组诗以“天映藜”、“雾看花”、“顾我七十馀”、“见公三两分人”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易逝、时光不再的感慨。诗人用“天映藜”、“雾看花”两个意象来表达自己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感伤。其中“天映藜”指的是在天空下,诗人照镜子,发现自己的鬓发已白,面容憔悴。这里的“藜”,是指草本植物,也泛指草木。而“天映”则表示天空的照射,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雾看花”则是说在雾中的花朵,虽然美丽却无法看清它的真容。这里的“雾”象征着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而“看花”则暗示着人生的短暂和美好时光的易逝。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接下来诗人转而反思自己的一生。他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感叹自己已经年过半百,而且容颜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得苍老。这里的“顾我七十馀”指的是回首往事,感慨自己已经到了七十多岁。而“见公三两分人”则是说在看到他的时候,觉得他与自己年龄相仿,但看起来却更加年轻。这可能是因为诗人在对比自己与对方的差异时产生了一种错觉,或者因为对方的外貌和气质确实比自己显得更加年轻。这里的“见公三两分人”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外貌变化的自嘲,也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的一种无奈接受。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之情。他感叹人生易逝,时光荏苒,无法挽回。这里的“叹人生”指的是感叹人生易逝,而“难挽留”则是对时间流逝无法挽留的无奈感叹。诗人通过对这一主题的反复强调,表达了他对人生易逝的深深感慨和无法挽回的失落之情。这种感慨不仅来自于对自身衰老的无奈,也来自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