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睫僾然不见,蝇头老矣停披。
盲左邱明作传,瞎张太祝工诗。
【注释】
1.僾:通“眯”,模糊;倗(zhuō):通假字,同“卓”。
2.盲左邱明:指《左传》,相传是春秋时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
3.瞎张太祝:指张衡,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和文学家。他的《东京赋》中说:“瞽史不能诵,车马不能言。”
4.六言:指《诗经》中的《甫田》、《大东》等诗,都是以六言句式写成的。
【赏析】
这是一首自叹衰老的七绝。全诗以诗人自我形象为描写对象,通过自比,表现了诗人晚年的感慨。
开头二句,写诗人对镜自照,只见自己的睫毛细长如蚊子之翅,而自己却已经年老眼花,无法看清东西了。这里用“蚊睫”比喻自己眼睛的近视,用“蝇头”比喻自己的头发花白,生动贴切,形象逼真,使人产生强烈的视觉印象。这两句是说,诗人虽然还保持着年轻时的体态,可是视力已经衰退到了极点。“僾然不见”,形容近视的程度很深,连蚊子翅膀上的毫毛也看不清楚,可见诗人年事已高,视力衰退之严重。“停披”二字,既形容头发斑白如蝇头一般,又形容头发因年老而稀疏脱落。“停披”犹言“白发”,说明诗人的头发已白得很厉害,而且稀疏脱落。这两句诗一气呵成,形象鲜明,语言简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自己衰老状况的深切感受。
三、四两句进一步写诗人对自己年老多病的担忧和无奈。“盲左丘明作传”,“瞎张太祝工诗”,是说自己虽然像盲人一样看不见,但是还可以写传记和诗歌,还能有所贡献。然而,他毕竟是老了,力不从心了,所以只能写出一些有名无实的东西来。“作传”、“工诗”,是说可以胜任的工作,但因为年老力衰,已经无能为力了。“传”、“诗”,指《左传》、《东京赋》等著作。“盲”与“瞎”,“左丘”与“张衡”、“传”与“诗”,都运用反衬的手法,突出了诗人年老体衰,无力胜任工作的形象。这两句诗,把诗人自叹衰老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两句诗,是诗人对整个人生经历的回顾和总结。“左丘”是指春秋时的左丘明。《左传》是左丘明所撰,所以这里说“盲左丘明”;“张衡”是指汉代的大科学家张衡,他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等仪器,对我国天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所以这里说“瞎张太祝”。“左丘”与“瞎张”、“传”与“诗”,再次运用了反衬手法,进一步突出了诗人一生致力于学问事业,却因年老而无力继续下去的悲凉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外貌的描绘和心理活动的刻画,以及前后的对比映衬,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晚年的孤寂感、苦闷感以及对于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和无可奈何的悲愤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