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襄阳老,南山忆弊庐。
病来惟喜酒,叹罢每捐书。
道路风尘暗,关河信息疏。
逢人说沙漠,不忍问何如。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首句“寂寞襄阳老”:描述了诗人在襄阳的孤独和衰老状态。这里的“寂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落寞和无人陪伴的孤独感,“襄阳老”则直接描绘了诗人年岁已高、身体渐衰的形象。
  • “南山忆弊庐”:这里的“南山”可能是指诗人居住的地方,而“忆弊庐”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简陋住所的回忆和怀念。这种怀旧之情可能源于对过去的某种留恋或对现状的不满。
  • “病来惟喜酒”:这句诗展现了诗人面对疾病时的心态。尽管疾病缠身,但饮酒成为了他唯一的慰藉,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恐惧。
  • “叹罢每捐书”: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疾病中的行为特征。在感叹之余,他常常放下手中的书籍,这可能是因为书籍对他来说已经没有太多的价值,或者他已经无法承受阅读带来的精神负担。
  • “道路风尘暗”:这句诗描述了诗人行走在风尘仆仆的道路上的情景,暗示了他身处乱世,生活艰难。道路的黑暗可能象征着社会的黑暗面,也可能是诗人心情的阴暗。
  • “关河信息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祖国的关注。由于信息的闭塞,他难以了解外面的世界和家乡的情况,这种无助感可能加深了他的孤独感。
  • “逢人说沙漠,不忍问何如”: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听到别人谈论沙场征战时的心痛和无力感。他不忍心询问战争的结果,可能是因为他害怕听到不好的消息,或是对战争本身感到厌恶。

结合上述内容,可以赏析这首诗的主题为表达晚年孤独、怀念过去、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战争的厌恶。通过这首诗,诗人刘一止展示了他的内心世界和他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感悟。他的诗句不仅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也反映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