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醵遗风在,田家礼数饶。
玉人疑解意,孺子故来邀。
御寇惊先馈,庚桑惧见杓。
习乡俱尚齿,惇族悟疏苗。
未见雕戈静,方欣玉烛调。
山寒时作暝,火老不成歊。
酾酒无留榼,蒸豚发堕樵。
蛮讴声带苦,村舞拍频招。
野性疏钟鼎,官身脱市朝。
形随石骨瘦,心与涧花雕。
朔漠音尘断,膻胡意气骄。
谁为今定远,空作老边韶。
枉矢知天变,双桃验服妖。
献书惭痛哭,避地独无聊。
复古周宣治,中兴太白谣。
明年及春社,愁鬓雪应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的《次韵江子我郎中社饮》。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
- 社醵遗风在,田家礼数饶:这里指的是古代乡村的聚会风俗,反映了乡村生活的朴素和淳朴。
- 玉人疑解意,孺子故来邀:这里的“玉人”可能是指美丽的女子,而“孺子”则指的是小孩子。他们邀请你参加他们的聚会,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你有特别的意思。
- 御寇惊先馈,庚桑惧见杓:御寇可能是一个人名,而“庚桑”则是一个地名。这里可能是在描述一些关于天文或占卜的知识。
- 习乡俱尚齿,惇族悟疏苗:这里的“习乡”可能指的是一个熟悉的地方,而“惇族”则是指家族。他们认识到家族成员的年龄顺序,从而理解了植物的生长规律。
- 未见雕戈静,方欣玉烛调:这里的“雕戈”可能是指一种武器,而“玉烛”则是指一种装饰品。他们没有见到这种武器,但是看到玉制的装饰品,心情变得愉悦和平静。
- 山寒时作暝,火老不成歊:这里的“山寒”可能是指山上的寒冷,而“暝”则是指夜晚。他们感受到了山中的寒冷,但是火已经烧了很久,所以不再感到炎热。
- 酾酒无留榼,蒸豚发堕樵:这里的“酾酒”可能是指过滤酒,而“蒸豚”则是指烹饪猪。他们没有保留酒壶,而是直接倒出了剩下的酒;他们也没有留下烹饪后的猪肉,而是将它掉落在地上。
- 蛮讴声带苦,村舞拍频招:这里的“蛮讴”可能是指少数民族的歌曲,而“村舞”则是指农村的舞蹈。他们听到少数民族歌曲的声音,感到声音带有苦涩;他们看到农村舞蹈的拍打,感到节奏快速且频繁。
- 野性疏钟鼎,官身脱市朝:这里的“野性”可能是指野外的自然状态,而“钟鼎”则是指古代的一种乐器。他们远离官场的生活,回归到了大自然中。
- 形随石骨瘦,心与涧花雕:这里的“形随石骨”可能是指身体随着石头一样瘦弱,而“心与涧花”则是指内心的感受就像山涧中的花朵一样凋零。
- 朔漠音尘断,膻胡意气骄:这里的“朔漠”可能是指北方的沙漠地带,而“膻胡”则是指游牧民族匈奴。他们之间的通讯中断了,但匈奴人却表现出了骄傲的情绪。
- 谁为今定远,空作老边韶:这里的“定远”可能是指在边疆上建立功绩的人,而“边韶”则是指边境上的歌谣。他们询问谁是今天能做出成就的人,但是只能感叹自己已经老了,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有作为。
- 枉矢知天变,双桃验服妖:这里的“枉矢”可能是指弯曲的箭矢,而“双桃”则是指两种水果(桃子)。他们用弯曲的箭矢来预测天气的变化,用两种水果来验证某种迷信的说法。
- 献书惭痛哭,避地独无聊:这里的“献书”可能是指上交书信,而“痛哭”则是指大哭。他们因为羞愧而哭泣,同时也感到孤独和无聊。
- 复古周宣治,中兴太白谣:这里的“复古”可能是指恢复古代的传统治理方式,而“中兴”则是指恢复国家的政治稳定。他们希望能够恢复古时候的治理方式,实现国家的复兴和繁荣。
- 明年及春社,愁鬓雪应消:这里的“明年”可能是指未来一年,而“春社”则是指春季的祭祀活动。他们期待着未来一年的来临,希望在春天的祭祀活动中能够摆脱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