斸险得形胜,破荒成敞虚。
四山秋月午,万里晓晴初。
远日去无限,清风来有馀。
溺迷纷扰者,登此亦消除。

注释:

  1. 斸险得形胜:斸,挖;险,危险。形胜是指山水形势的优越性。
  2. 破荒成敞虚:破荒,开垦荒地;敞虚,空旷开阔。
  3. 四山秋月午:四山,指四周的山峦;秋月午,秋夜的明月正圆。
  4. 万里晓晴初:万里,形容视野宽广;晓晴初,早晨晴朗。
  5. 远日去无限:远日,遥远的时间;无限,无穷无尽。
  6. 清风来有馀:清风,指凉爽的风;有馀,充足。
  7. 溺迷纷扰者:溺迷,沉迷于某种事物或思想;纷扰,杂乱无章。
  8. 登此亦消除:登此,登上这个位置;亦,也;消除,消除杂念、烦恼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人用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鹅湖山亭的美丽景色和自己的感悟之情。
    诗人通过对“斸险得形胜,破荒成敞虚”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他认为只有在斸险的环境中,才能找到形胜之地,而这种地方正是他心向往之的地方。
    诗人通过对“四山秋月午,万里晓晴初”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他认为四山秋月午时的美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神奇。而万里晓晴初的景象,更是让人感到清新和宁静。
    诗人通过对“远日去无限,清风来有馀”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远离尘嚣、追求自然的渴望之情。他认为在遥远的时间和空间中,能够感受到无限的清新和自由。而清风的到来,更是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诗人通过对“溺迷纷扰者,登此亦消除”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摆脱纷扰、回归自然的决心之情。他认为沉迷于纷扰之中的人,通过登高望远的方式,也能够消除内心的杂念和烦恼。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