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妒秋月,浮云重叠生。一夕不见光,双目如失明。
立恐疾足折,坐觉秋愁抱盈。况当百虫苦,绕阶千万声。
中秋无月
西风妒秋月,浮云重叠生。
一夕不见光,双目如失明。
立恐疾足折,坐觉秋愁抱盈。
况当百虫苦,绕阶千万声。
注释:
中秋:中国的传统节日,即农历八月十五日的月亮最圆最明亮的时候,通常在这一天,人们会赏月、吃月饼等。
西风妒秋月:西风嫉妒秋天的月亮,这里的“妒”是指嫉妒,表示西风对秋天的月亮产生了某种情感。
浮云重叠生:浮云像重叠在一起一样出现,形容天空中飘浮的云彩非常多,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一夕不见光,双目如失明:一夜之间没有月光,眼睛好像失去了光明。这里的“失明”是比喻,表示因为看不见月亮而感到迷茫和困扰。
立恐疾足折,坐觉秋愁抱盈:站立的时候担心自己的脚会因为走得太快而折断,坐着的时候感觉到秋天的忧愁像怀抱一样沉重。这里的“疾足折”是比喻,表示因为走得太快而感到疲惫;“秋愁抱盈”也是比喻,表示因为秋天的萧瑟而感到心情沉重。
况当百虫苦,绕阶千万声:何况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昆虫在鸣叫,声音不断,像是绕着台阶发出千万种的声音。这里的“百虫”指的是各种昆虫,如蟋蟀、蚊子等;“千万声”则形容昆虫叫声之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中秋之夜无法看到月亮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感受。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把中秋时节的月亮和夜晚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感受,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