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莺花烂熳春,寻芳谁不趁清明。
要为终日看山计,只买扁舟载酒行。
老柳半枯存古意,浮云多变类人情。
何时结屋西湖上,雨笠烟蓑寄此生。

《湖舡分得行字韵》是宋代诗人潘玙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三月莺花烂熳春
  • 三月:指的是春季的三个月。
  • 莺花:指春天里美丽的花朵,莺鸟在其间啼鸣。
  • 烂熳:意为繁盛、旺盛。
  • :指春天。
  1. 寻芳谁不趁清明
  • 寻芳:意为寻找春天的美好景色。
  • 谁不:表示没有人不。
  • 趁清明:趁着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去欣赏美景,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在阳历四月四日或五日。
  1. 要为终日看山计
  • 要为:意为为了。
  • 终日:整日,全天。
  • 看山:指欣赏山景。
  • :考虑、计划。
  • 此计:这里指计划。
  1. 只买扁舟载酒行
  • 只买:只是购买。
  • 扁舟:小船。
  • 载酒行:携带酒水一起出行。
  • 此计:这里指计划。
  1. 老柳半枯存古意
  • 老柳:指的是已经有些年岁的柳树。
  • 半枯:一半枯死。
  • 存古意:保留着古代的意境。
  • 此意:这里的意境。
  1. 浮云多变类人情
  • 浮云:比喻事物多变。
  • 多变:变化多端。
  • 类人情:类似于人的情意。
  • 此意:这里的意境。
  1. 何时结屋西湖上
  • 何时:何时才能。
  • 结屋:建造房屋。
  • 西湖上:在西湖边上。
  • 此意:这里的意境。
  1. 雨笠烟蓑寄此生
  • 雨笠烟蓑:指雨天的斗笠和雨后的蓑衣,形容简朴的生活状态。
  • 此生:这一生。
  • 寄此生:寄托在这一生。
  • 此意:这里的意境。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老柳”与“浮云”等意象,不仅生动地反映了季节的变化,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深刻。通过这样的艺术手法,诗人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和哲学思考融入自然之中,使得诗歌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心灵上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