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水弄春沙,山临水上斜。
曾为谢公客,遍入梵王家。
阴涧初生草,春岩自落花。
却寻题石处,岁月已堪嗟。
【注释】
- 伊水:古称伊水,在河南省洛阳市。
- 梵王家:指寺庙,这里指谢灵运(谢公)的别墅。
- 阴涧:山涧阴暗之处。
- 春岩:春天的山岩,岩上长满野草。
- 题石处:刻有诗文的石碑所在地。
- 岁月已堪嗟:已经过去了很多年,时光已经逝去,令人叹息惋惜。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怀念已故的朋友谢灵运的诗。诗人通过描写洛阳伊水、香山等景物,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
首句“伊水弄春沙”描绘了伊水两岸春意盎然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色。接着“山临水上斜”一句,将山水相连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接下来“曾为谢公客”一句,诗人回忆了自己与谢灵运共游的情景。他曾经作为谢灵运的客人,游览过许多名胜古迹,领略了古人的智慧和才华。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
“遍入梵王家”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他在谢灵运别墅中度过的时光。他在这里游览了许多地方,欣赏了许多美景,度过了愉快的时光。这句诗不仅展现了他与谢灵运之间的友情,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
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开始感到岁月无情。“却寻题石处”一句,诗人回到了他们曾一起游玩的地方,寻找那些留有他们足迹的石碑。这一动作表明了他内心的伤感和感慨。他感叹时间过得飞快,已经过去了很多年,而自己还在寻找那些美好的回忆。
最后一句“岁月已堪嗟”一句,诗人以感叹的语气结束了整首诗。他感叹时间的无情,感叹岁月的流转,感叹人生短暂。这一句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通过对洛阳伊水、香山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通过回忆与谢灵运共游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寻找题石处的动作,展现了内心的伤感和感慨。